第121章 走着走着(2 / 2)

姐姐见状也没犹豫,将准备好的钱塞进去后,便拉着妹妹消失在街头,好似在躲避那些刺骨刮髓般的目光。

路过生意火爆的酒楼时,穷和尚停住脚步侧目看去,看那热腾腾的吃食还有香喷喷的大肉包子头后,他饶了饶头继续往前走,没有尝试进店化缘。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头顶的戒疤很正规,不像是胡乱弄的,看他的穿衣打扮想必是庙里压根就没多少香火,大冬天只穿着单衣和薄布鞋。”

现实,往往比寒冬更加冰冷。

说是巡逻吧,可目标特别明确,直接是奔穷和尚来的,把钱扣下后哪来的回哪去。

穷和尚随便找了个角落里坐了下去。

更糟心的是在年前的一场大雪中,小庙的房梁塌了,有半面还算完好,另外半面简直是残垣断壁,如此一来那点可怜的香火都没了,辽阳县又不止一座寺庙,谁又会去个塌了的破庙里祭拜?

所以万般无奈下,穷和尚只能走上街头化缘,本身就没有化缘的经验,快一个月的时间里还没任何长进。

“扯他妈犊子!你要不是脑袋靠车窗睡觉时候哈喇子流到了摇把上,它能冻?得亏老刘这回在家陪老婆孩子,要不然另一只耳朵也得被伱冻聋了。”

“可以给,但最起码得知道个真假吧?先跟着他去庙上看看,真要是山穷水尽了,咱就帮。”

原因是穷和尚所在的是一座偏僻的小庙,二百年左右的历史,香火一直很少,连庙里唯一的佛像都风化的不成样子,几乎看不出是佛,就像块烂泥塑。

巡警队长冷笑道:“在庙里也不一定是真和尚,你在哪出的家?”

“出手太阔绰了吧?给两块就行了呗”

还是说修功德碑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几个巡警熟练的夺过功德箱,将里边的大钱、大洋、纸钞等一股脑的倒了出来清点。

“不怪我啊,谁知道车窗摇把冻得那么死,我发誓只是轻轻一掰它就断了.”

穷和尚低头回答:“海城大悲寺”

年纪稍大的女人越来越尴尬,轻轻拉了妹妹一把,“走吧.”

之后老郑家给的办事钱也没剩下,托人给他们打了个铜牛像。

赵三元被气的火冒三丈。

妹妹思来想去也没想明白有啥问题。

可闪躲的眼神中透露着几分抗拒。

赵三元自从走了趟地府后,相比于大酒楼里的七碟八碗,他更喜欢这种烟火气,更有种在人世间的感觉。

还没出正月,辽阳的街头巷尾还有浓浓的年味儿。

世道就这样。

寒冷与饥饿不再那么强烈,因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多带来的心灵冲击更大,他想不通,打小自己就日夜诵经为世人回向,求佛祖保佑,曾经庙里香火稍好点的时候,也总拿出钱来救济路过的穷苦百姓。

穷和尚支支吾吾半天没憋出一句话。

路过人声鼎沸的戏院时,穷和尚也停下来张望,看那些富人们吃几口就扔掉地上的水果和糕点,穷和尚刚犹豫几步,就见一堆小乞丐在地上爬来爬去捡东西吃。

“好像是在化缘吧?”康木昂饶有兴致。

奈何身无分文,手里除了没有一分钱的功德箱外,只有本手抄《金刚经》和一个老菩提串,也是每天诵经必须要用到的东西。

穷和尚几次差点没忍住想要喊住她们询问名字,最后还是没有问出口,犹豫很久,用小木炭在功德箱上写出‘两位女施主’五个字,没有名字。

“真要是这样的话还挺凄惨的.老板!再来两碗羊汤四个火烧,多放胡椒辣椒面!”

说罢便掏出七八块大洋揣在一名士兵的口袋里,随即向街上走去,老康跟在后边心疼的直呲牙。

区别只在于怎么个抢法。

“老泉庙附近的乡亲都能证明,庙里只有我一个和尚,他们都认得我”

面对气势汹汹的巡警们,穷和尚显得更加忐忑拘谨,战战兢兢的回答道:“太子河东老泉庙人”

既然如此那还攒个屁,花就完了!

穷和尚被一把推到,本就破烂的布鞋烂了大半,半只脚都露在寒风中。

其实说的没啥毛病。

再次犹豫良久后,穷和尚仿佛做出艰难的决定走向摊位,他颤抖的拿着那本手抄《金刚经》递给摊主,“施主,能否用它跟您换双棉鞋,旧的也——”

“谁能证明你是和尚?”

二十多岁的年纪,穿着破旧的土色僧衣,手里捧着个纸质功德箱直愣愣的蹲在土阶上,表情拘谨又忐忑,很多次想对路过的行人说些什么,最后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

赵三元在城里绕了好几圈,油箱都快见底了也没找到哪个商铺能修汽车,顶多找到两家补胎修自行车的,这种在辽阳县都属于高级技术工种。

都够吃多少盆小鸡炖蘑菇了?

正当两人结账向街对面走去时,几个巡警却更快一步站到穷和尚面前,将他团团围住。

“领导好!”

巡警队长又问:“大正月就出来搞钱,你要干啥?”

“大师啊,我手头就这些您也别嫌少,从腊月我和姐姐就看到您一直在这化缘了,大冷天可怜兮兮的也没几个人搭理你,上不上功德碑都次要的,您先买件棉衣买双棉鞋吧,要是冻坏了还怎么怎么那句话咋说来着啊对,冻坏了还怎么普度众生啊?”

和善的头垂的更低了,“庙塌了没钱修缮,只能想办法化缘施主”

走着走着,累了。

而且两名士兵看车牌就知道是佛顶珠的福特小轿车,辽阳县里也只有一台能比得上,自是不敢怠慢。

说到辽阳县,建城的历史很早,在夏商时代就已经有足够规模的部落存在,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燕昭王向东取地二千里,置辽东郡,治所襄平城就是现在的辽阳县。

但为什么小小庙宇外的大千世界,会是这个样子?

因建城时间足够早,所以辽阳县的繁华程度较高,各类商铺三教九流是样样不少。

穷和尚坐在原地,看着被清空的功德箱,历经大半月在冰天雪地中的努力全部化为乌有。

“公署里有会修汽车的,可他去大虎山了领导放心!我这就通知上峰给大虎山发电报让他赶紧回来,还请领导们移步,卑职——”

人的名树的影。

“大师,您要化多少钱啊?咱们姐妹给您凑凑。”

穷和尚愣神许久后抱着功德箱向前走去,脚步很慢低着头,漫无目的走着。

“去去去!老子不信什么神啊佛啊的,要饭去别的地方要,别耽搁老子做买卖!”

一家生意火爆的路边摊,招牌布写着老马火烧羊汤,其他顶着寒风吃路边摊的景象随处可见。

笑贫不笑娼,狗眼看人低,有什么本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穿什么用什么开什么。

赵三元都被气乐了,“我闲的没事去出这个头?非亲非故的跟我有啥关系,再说这世道不就这样么?我又不是活神仙谁都能帮。”

大烟馆、窑子、赌坊一个接一个。

有时候赵三元总在想,是不是哥几个的财关考验来了?

“没有.”

赵三元拉回还想客套的康木昂,直接开门见山,“社会上的事少打听,找人把车窗修好需要多久?”

开车的小伙子啪啪拍着方向盘,咬牙切齿,“老康你脑子是不是有屁?弄坏啥我都不意外,你偏偏把车窗给干坏了,冷风嗖嗖的往车里灌,老子借车的意义在哪?”

穷和尚的头耷拉的更低了。

辽阳离鞍山屯并不远,吃公家饭的基本都知道七区的佛顶珠最近名头越来越响亮,大有要高升的势头。

两兄弟跟在穷和尚身后,远远的吊着。

无论是熟客还是新手都对外边的穷和尚来了兴趣,也不知是哪个大聪明起的头,掏出一块大洋扔进功德箱里,然后蹲在穷和尚面前笑呵呵道:“大师,您给我算算今天能不能发?”

兄弟萌抱歉了,今天带我老妈去做磁共振,还没等出结果我又突然发烧,差点干到39°,刚输完液,幸好时间来得及赶上更新没有断更,稍微晚了点万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