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匿名信(2 / 2)

穿在1977 狸猫换银子 3571 字 20天前

证明信到手,陈凡也满怀舒畅,又奉上一支烟,哈哈笑道,“多谢多谢,辛苦了!”

话一出口,连她自己都吓了一大跳。

黄莺赶紧问道,“陈老师,刚才你在里面聊那么久,是有什么事吗?”

……

办事员捧着他的双手,烟头凑到火焰上点燃,轻轻抽了一口,昂头看着陈凡,眼神颇有些玩味,笑着说道,“陈老师果然不一般啊,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陈凡骑着马到了学区办公室门口,往前看了看位于土坡上、隔着围墙能看到三座平房建筑的南湖小学,便翻身下马,径直走进学区办公室的院门,刘丹也迅速指挥骡子跟进去。

可如果不是恋人,还有什么关系值得小陈老师这么卖力去帮她呢?

陈凡点了点头,笑容逐渐转淡,“她怎么了?”

所以这里并不是一间简单的办公室,而是一个正规的单位,地址就在南湖完小门口不远处。

陈凡转头看了看,只见四个女生都紧张兮兮地看着自己,便摇头笑道,“没什么,我就是跟他打听了一下高考的时间安排。”

姜丽丽捧着公社证明信,眼里还满是不敢置信。

办事员点了点头,“嗯,听说了,从水里飘过来,是你们6队的杨队长把你捞上来的。”

陈凡哈哈笑道,“主要是之前已经报过函授大学了,再参加高考的话,感觉不划算,所以就想试着考研究生。”

既然是问时间安排,那为什么要避开她们呢?

她还来不及多想,就听见黄莺问道,“那时间是怎么安排的呀?”

陈凡脸色一变,正色说道,“你猜的没错,有人写信投诉,不想让你报名参加高考,……”

曾经作为脱粒主力军的拌桶,现在已经被卢家湾残忍抛弃。

那人早就看到陈凡他们,笑着接过烟,一边拿证明信,一边说道,“我们公社的考生基本上都报完了,就差你们几个。不愧是陈老师啊,就是沉得住气。”

办事员轻轻点了点头,瞟了一眼旁边雀跃的四个女生,眼神颇有些复杂。

不用问、不用找,进门就能看见一张大书桌,上面搁了一块纸牌,“高考证明开具处”。

这么简单就拿到了吗?

陈凡则上到二楼,想着要怎么应对。

陈凡耸耸肩,看了她一眼,“不就是我们咯。”

到了小队账上,不就等于到了社员们的手里?!

还真让他碰上了这种人?

搞清楚这些,办事员对着陈凡竖起大拇指,“你是个讲仁义的。”

通知、通知,1977年高考报名通知……”

虽然买不到足够多的机械打谷机,只能两个小队轮流用一台,但是踏板打谷机还是可以买得到的,纯靠人力的拌桶自然就成了被嫌弃的对象。

刘丹抖了抖缰绳,驱使骡子快跑几步,跟上骑着小母马的陈凡,抬起头问道,“陈老师,还有人没报名的吗?”

回到家里,时间还比较早,黄莺她们便汇合安全两夫妻继续学习。

不一会儿,姜丽丽走了过来,站在他面前不远处,有心想说些什么,可怎么也张不开口。

等系好缰绳、停好车,陈凡大手一挥,当先进了屋子。

大队部早在买回那批农机之后,便拿出一笔“巨资”,向县农机厂下单,采购了一批踏板打谷机,不仅能保证每个小队都有一台,还留出6台轮流使用,可以保证每个小队都有两台打谷机,区别是其中6台机械的只能轮流用而已。

匿名信什么的最讨厌了,连人都找不到,还怎么去找他友好沟通呢?

姜丽丽扶着板车挡板,看着陈凡的身影越来越远,一颗心也不禁沉了下去,再看看手里的证明信,似乎有千钧之重。

姜丽丽抬起头,满脸茫然地望着他。

办事员同志也不含糊,将基本信息登记好,啪啪啪啪连盖了四个章,便将证明信递回给她们。

陈凡打了个哈哈,“我们也是怕人太多,您忙不过来,所以特意选了个人少的时间过来。”

今天都已经4号了,他听安全说,公社学区办公室院子里空荡荡的,估计该报名的都已经报完,才带着她们慢悠悠地过来。

这个理由非常合理,所以黄莺、杨菊和刘丹都长长地松了口气。

陈凡,“第一个是我们队里的赤脚医生张大夫,是他给我开了两副药,发了一身大汗,这才好歹保住一条命。”

再往里走100米左右,便是南湖完小。

我也问过县里教育局的同志,他们那边也收到了同样的信。只不过都是匿名信,不知道是谁写的。”

结果陈凡抓住他的手又塞进抽屉,还将抽屉关上,嘿嘿笑道,“送出去的东西哪有收回来的道理?您要看得起我,就只管收着。不管怎么说,今天您肯给小姜放行,这个人情我必须记得。”

办事员连连点头,“医生救人,确实应该感谢。”

四个女生都没在意,捧着证明信欢天喜地地走了出去。

陈凡将水杯放在桌上,干咳一声,对着她说道,“姜丽丽同志,抬起头来。”

虽然不要生产队的介绍信,可身份证明还是要的,不然怎么核实人员信息?

自己这段时间全都白担心了?

办事员一听,嘿,这不是刚才我说过的话吗?

再看看陈凡,见他目光坚定,便笑着摇摇头,“那我就厚着脸皮收下啦。”

今年还要多亏了你,支持卢家湾扩建村小,还积极推广兽医和副业,让生产队的领导看到了知识的作用,所以其他四个生产队也跟着开始重视教育,我们还没怎么努力,明年的任务就已经超额完成,这个人情我们必须记得。”

陈凡笑了笑,摆摆手说道,“没有没有,我就是做了一点为自己好的事,当不得谢。”

陈凡想了想,轻轻点头,“感谢忠告,谢谢!”

难怪陈凡从来不避讳小姜的出身,对她和对待其他人几乎没区别,原来根子在这里。

办事员见陈凡竟然不吵不闹,眼里不由得露出几分赞赏,虽然政策已经很明确了,可各级单位也不会忽视这方面的东西,尤其是有些领导,宁肯少做、不做,也不愿做错。

救命恩人嘛,一切都能说得通了。

看看现在卢家湾的副业做得风生水起,捞一个陈凡,比捞到一个金娃娃还值钱呐!

就在他走神的时候,陈凡便笑着说道,“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除了杨队长把我捞上来,还得感谢两个人,要是没有他们,我这条小命也早就没了。”

顿了一下,他脑子里灵光一闪,看着他问道,“另一个,不会就是小姜吧?”

如今是“包产到组”,只要是认真挣工分的人,等年底清账分红,都少不了一份收入,所以虽然他们也眼馋能够进副业单位工作的人,却还谈不上嫉妒。

听到这话,陈凡顿时眉头紧皱。

其实这也不能怪那些人,主要是拐弯太快了,之前事事都要的手续,这时候却突然说不要就不要,天知道上面会不会秋后算账,他们当然要谨慎些。

话还没说完,姜丽丽就红了眼眶,她赶紧捂着嘴,呜呜地哭出声来。

只是声音很小很小,生怕被人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