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1 / 2)

洗三之后,熊氏依然在坐月子。苏妍对古代的坐月子是敬谢不敏啊,女人生完孩子后就不能出房门了,整个房间都封闭避免产妇在月子中受到风,造成以后落下病根。并且也不能洗澡,只能偶尔下床。苏安长了几天倒是越长越白跟刚生下来的红绉绉的小猴子样不通,并且胎发浓密,别人看他头上有两个旋夸他以后也很聪明。他也很听话,例如夜里很少吵闹,吃奶吃饱了就去睡觉。

真是个乖巧的孩子。

熊氏坐月子期间给三个女儿布置了任务,就是要她们代替管家。苏仪最大就管理采买,苏早则管理厨房,而最小的苏妍则是管理的下人们的衣裳的发放。因为快要换季了大家是必定要换衣服的。熊氏也不管她们该怎么操作。也并不交代指导。只把事情交给她们。

虽然苏妍要求的是发放衣服比较简单可是既然她有这个任务也要做好。例如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丝绸一匹贵的可以达到几十两,便宜的还不足一两。而她们家下人的衣服也分好几种,例如粗使丫头,后者三等的丫头穿的是葛布。而一些在主子面前有一些体面地,或者是要出去办事的管事所穿的衣服有好上一等。例如熊氏身边的连妈妈就是穿的绫罗绸缎,说出去是个老封君也一点都不为过。而苏妍身边的齐妈妈就比连妈妈要次点儿,因为她还没有那么大的体面。而外出的刘管事及二门外的管事都穿的一两一匹的。像苏妍身边的大丫头有的穿的大都是主子赏的。说出去是个小家千金也算的。

而一匹布大约可以做十五件衣服,一匹布相当于现在的33米左右。伺候的下人倒是很多熊氏身边伺候达十人左右,苏妍姐妹也是一人八个丫头。还有粗使的不算。厨房上采买的人,管事,管理花园的人,还有守库房的,针线房的……总的来说居然有好几百人。苏妍看了往年的成例,到并没有什么不妥下人们春夏秋冬个两套衣服,加上平时月钱丰厚,大厨房吃的也比较好。难怪那么多人都要来当下人。这里不仅比家里吃得好住的暖,还整天看到平时都看不到的达官显贵。虽然失去了人身的自由,可是对她们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在大家族的庇护下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改变了家里的生活。有的女婢做了通房姨娘之后完全就是半个主子,从庶民到主子的路让她们甚至甘之如饴。

可能这也是古代封建等级制度森严,人硬是分出了三六九等。这才导致人都向往高层次的生活。其实现代人谁不是向往富裕的生活呢?除了地位古往今来的不同,对名和利的追求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到了发放衣服那天,苏妍亲自坐镇,笑眯眯的要丫鬟玉清和玉蓝来发放衣服。以往那些用不完的碎布头都丢弃了,现在苏妍告诉针线房多的做成荷包,然后看那些伺候好的人就发给他们荷包。得了荷包的人自然就是做的好的人,而没有得的自然就是还差点或者是平时偷懒耍滑,不认真做事的人。一时间荷包大热,众人皆以荷包为荣,比得了银子还高兴。门房的老张平时是个最老实不过的人,有好处经常被那些嘴乖的人得了去。这次居然也得了个荷包,嘴咧的大大的。他的婆子是厨上的说他天天想打了鸡血似的。听的苏妍姐妹们狂笑。

大姐二姐也很不错,大姐是管采买的就搞懂价钱之后,知道有几个婆子有些贪钱但是总的来说还好,毕竟熊氏也说过一句话,水者清则无鱼。二姐管理厨房的是每天不许有太多剩菜浪费,多也只能多三分之一。她还拟了个计划出来,例如一个人一天只多吃多少粮食然后就是自家菜园里的才也拿出来吃。不必时时都买。不过她们姐妹三也知道如今是熊氏在后方坐镇所以众人也并不好表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