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胜仗就意味着各种庆贺,皇上是个悲催的皇帝。刚刚即位不到五年就打了这几年的仗,其间加上各种灾荒,还有些不那么安份守纪的宗室王公。他是历经千辛万苦才把国家平定下来,整个国家简直就是百废待兴。苏妍发现这个皇帝和汉武帝有一点像,他总是喜欢重用新人,年轻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的皇宫确又非常的有规矩,简而言之,不偏宠任何妃子。在他的榜样下世家以他为榜样,很不辛的是苏老太爷被参宠妾灭妻,气死嫡妻又说吴氏小妾上位,扯到嫡长子不能继承爵位。
苏父因为后方运筹得当在别人看来是有功的。现在仗又打赢了,指不定就能重用。因此各方人士为苏父抱不平。苏父上折曰:“陛下点臣为贵州布政使,奴才一应布局都是陛下所指,焉敢称功。陛下仁爱天子龙威,威震四海。贼子乱窜,气数已尽。臣闻御史上言为臣,臣忧心臣父已年老,初年抚养臣时也是孜孜教导,奈何臣喜武。辜负臣父。恰臣弟今继承臣父衣钵,此最好不过。臣有何心阻侯府及父宏图。望陛下明鉴。”上曰:“你心朕焉能不知。”
苏父至此放心下来。侯府已经不是当初的辉煌了,最近几年战争连年武官得到重用,文臣只能靠后。况且苏老太爷本来就不善于经营,整个府都是弥漫着风花雪月的酸词酸曲。银子挥霍,生活奢侈,讲究排场,已经是个空壳子了。苏父如果接过来就是个烂摊子,况且还有人可能说闲话,闹出兄弟争爵引得皇上不快。
不过这些都是苏妍并不怎么关心的。因为昭明五年,熊氏怀孕了。苏妍七岁了。现在苏妍最大的乐趣就是研究母亲的肚子。每天交代厨房不要做相斥的食物,前世母亲怀小弟弟的时候喜欢吃红薯,红薯通气。而孕妇比较容易便秘,最好的食物就是这个了。粗粮可是有相当大的功效的。刚开始熊氏还不相信她,她急的把大夫找来跟熊氏解释。熊氏吃了几天确实有好处,通便基本正常。才相信她。
下午的时候她又跑过来慢慢的扶着熊氏在花园散步,多多运动。如果经常坐着导致气血不通畅,对身体不好,生孩子的时候也没有力气。农村的农妇做那么多的农活生孩子确实容易得很,身体也好的多。熊氏看小女儿这么关心她,便天天和小女儿在一起。小女儿趴在她的肚子上听着胎动,一会儿说弟弟动了一会儿说弟弟睡了。把诗词拿来给弟弟读。天天有空就跑来熊氏这儿拿个荷包绣说弟弟出来给她戴。
熊氏听着她的童言童语,心情大好。另外两个女儿已经十岁了(虚岁),是大姑娘了,变得安静得多,已经有少女风范。静静的在房中绣东西了。大女儿已经能裁衣了,二女儿也不差。就是小女儿也是听话乖巧。熊氏觉得心情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