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爹拿了钱,就去最近的砖厂打听消息。
路上正好遇到苏向北的发小章强。
听闻苏老爹要买砖建房子,顿时一拍大腿,表示自己有关系。
“那感情好,家里的孩子多,老挤在一起也不是个办法,我打算先圈个大院子出来,建上五间青砖大瓦房,后面不够住再慢慢建”
算上去年卖猪的钱和这一年陆陆续续卖菜卖鸡蛋换回的钱,他们手里攒了两千八,这些钱别说五间了,十间都够建。
但苏老爹不想太招摇。
他们家十几头大肥猪已经够让人眼馋了
再建起十间青砖大瓦房,那不得被同村的人嫉妒死
“行,叔你回去好好算算需要多少砖,算好了拿着钱直接跟我去砖厂拖砖就成”章强说道。
五间青砖大瓦房,要的砖不算多,以他的关系,直接去取就成。
“行,我回去好好算算”
苏老爹跟章强告别了一声便回去了。
正巧苏向南一家也从镇上回来了。
听闻苏老爹要买砖砌新房,苏老二便提议出钱,让苏老爹多建一间
他虽然入赘到老唐家,但老苏家是他的根,逢年过节,偶尔回来有个地方落脚更好。
“行,那就多建一间”苏老爹点点头。
隔天,苏老爹带上三个儿子,去找了章强到砖厂拖砖。
一间房按五十个平方算,大概要用六千四百块砖,六间房就是三万八千四百块砖,苏老爹打算拿四万块砖。
瓦片比砖块稍多一些,拿个四万两千片。
一块砖两分钱,一片瓦两分二。
章强和砖厂里的人熟,都按一分五的价格给他们,最后付了一千二百三十块钱。
章强又帮着联系了两辆拖拉机,付了十块钱,一车车将砖、瓦运了回去。
老苏家的青砖一运回来,就在梨花村掀起了轰动
大家都跑来老苏家门前围观。
青砖一块块整整齐齐码在老苏家门前的空地上,众人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这么多砖,得建多少间房啊。
老苏家真是发达了
苏老爹去跟大队长申请宅基地,村尾这边没人住,再加上老苏家人口多,孙子一辈长大了娶媳妇都要盖房,大队长大手一挥就给他批了一大块。
宅基地圈好,老苏家便要开始动工了。
最好赶在下雪之前就把房子建好。
秋收秋种之后队里基本就没什么事了。
苏老爹请了村里的手艺人,又去隔壁村请了几个,再加上同村帮工的壮小伙,一共二十五人
新房建在新的宅基地上,老宅这边没动。
打地基、圈院子、量尺寸
老苏家的新房热火朝天地开动了
苏老太和章氏每天负责这一大群人的伙食。
苏老太为人大方,在伙食上下了一番功夫。
她深知吃得好,这些人才会更加卖力干活。
油炸小鱼虾、兔子焖土豆、韭菜炒鸡蛋
各种好吃的轮番上
一群汉子在老苏家吃得乐不思蜀,干活的时候格外卖力
冬至前一天,老苏家的新房上了樑。
又花了两天的时间,瓦片也盖好了。
六间齐整的青砖大瓦房,别提多气派。
村里不少妇人都跑来围观。
正屋建好了,又接着盖厨房和旱厕。
再然后是院子。
老苏家伙食好,天天都有蛋,饭管饱,隔两天还能吃上一顿肉。
而且苏老太厨艺不错,舍得放油,做出来的菜香喷喷的,就是普普通通的炒白菜也比自家的好吃百倍,大家也都愿意在这里干活
等到第一场大雪落下,老苏家的院子也终于围起来了。
院墙建得很高,苏向南特意从玻璃厂拿了一堆碎玻璃渣回来,在院墙顶端密密麻麻地插了一层。
老苏家的新房落定,剩下的就是一些门窗细节的问题。
再就是院子平整等等
隔天,老苏家就把那头大肥猪给杀了
杀完之后净肉都还有三百五十斤,老苏家给那些帮着建房子的人,一人送了五斤肉,得了肉的人家一个劲儿说老苏家厚道。
老苏家的人缘也因此更好了。
梨花村今年家家户户都养了猪。
交了任务,有的也选择把剩下的杀了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