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白银的购买力来说,千两肯定是重赏,但现在大家已经明白张瀚在技术层面上的重视,也知道了各种技术专利就等于利润,甚至有一些专利,比如在算学等纯粹的学科上的研究,只要能自圆其说,提交论文,军司也是不吝惜物质上的奖励。
张瀚的想法很简单,八股文章之所以令中国人中的最聪明的一群人孜孜不倦,并不是其微言大义真的吸引人到如此地步,应该说相当多的读书人研习八股,揣摩时文只是为了利益,什么读圣贤书,行圣贤事,可能有少数人是真的这么想的,多数人只是拿出来当富贵的敲门砖而已。
如果张瀚能给相当多的读书人另一条道路,也一样能得到富贵,并且不需要掉在时文里出不来,可以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挑选杂学来研究,恐怕假以时日,可能是几十年后,中国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术重地,也就是这个时代在西方已经广泛拥有的大学。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欧洲已经有相当多的高等学府,在后世,一个知名的欧洲大学动辄就是千年和几百年的历史,在大学中培养了相当多的人才,这个时代,也是欧洲科技开始井喷的时代,神学的禁锢被打破,大航海带来的财富使社会财富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足以支持很多学者的学术研究,甚至是看起来毫无用处的哲学和数学研究,而恰恰是这两门学科奠定了西方以后几百年的达。
哲学是文明的内核,数学则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可以说,张瀚为了改造华夏的文明内核,在这方面是丝毫不吝惜钱财的。
如果用少量的白银营造出中国第一座多学科的大学,而不是白鹿书院那种纯粹的儒学学派,张瀚感觉就算自己最终不能成就霸业,这一生也是值得了。
“我记得最高等级的卓越级学术专利报告,奖金可是以万两计的。”等宋应物走出去之后,青年委员用十分羡慕的语气说道。
……
“嗯,这是锌。”
韩老六正好在灵丘矿上折回李庄,打算年前赶回铜矿,中等人员的家小多半都搬到草原上去了,韩老六的一家老小都住在铜矿外的军堡里头,这一次回来都是公事,他已经归心似箭。
现在大同这里已经不象是家,而以前是北虏盘踞的草原,反而象是家所在的地方了。
毕竟家人所在,才是家的所在吧。
军司提出来请韩老六主持熔炼的事,韩老六也没有办法推辞,他一直在铜矿,对这些事的理论未必有多强,但几十年矿工的经验也不是盖的,不然的话,双室炼铁法也不会被他提出来,并且试验成功。
“这是铜。”
当着孙敬亭和宋家兄弟二人的面,韩老六依次添加锌和铜。
两种物资之下是熊熊燃烧的烈火。
韩老六笑道:“好了,等时间。”
孙敬亭点点头,说道:“辛苦老六了。”
韩老六道:“不算什么,若是这事成了,我回矿上去的时候,也算是带回去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呢。”
“确实如此。”孙敬亭脸上也是掩不住的笑意,他向宋家两兄弟道:“两位真是奇才,这件事也算是奇功一件,如果成功了,我会派塘马飞报给大人知道。”
宋家两兄弟都是一躬身,宋应升脸上有些不安,这事情闹的动静太大,他有些担心。宋应星倒是无所谓,眼前这事是他看了很多典籍,走访了不少铜矿和铁矿,经过多次试验之后的结果,没有把握的话,宋应星不会把这个成果拿出来的。
在明代之前,中国铸铜,不管是铜器还是铜钱都是从青铜到紫铜,青铜是夹杂了镍和铝等杂质,紫铜就是从铜石中提练出来的原铜。
到了明朝才有了利用炉甘石提炼黄铜的技术,在明代的文献中很清楚的记录着铸造宣德炉这样的黄铜炉,还有铸造黄铜铜钱的记录。
不管是宣德炉一类的铜类,或是黄铜铸钱,其价值当然都远过原铜。
黄铜的色泽衰减很慢,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着光泽度,而且拉伸性好,铸造器物或是铸钱都比原铜要漂亮和耐用。
这就是明朝大规模使用黄铜的原因所在,没有人不喜欢更好的金属物。
但用炉甘石熔铸黄铜,技术复杂,耗时良久,明代大规模铸宣德炉就是在宣德年间,数量多,质量好,一则是当时得到了缅甸的上等贡铜,数量很多,二来就是宣德年间国力强盛,拥有大量的合格工匠,能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来铸铜。<!-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