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道德绑架(1 / 2)

巨星来了 念笯娇 5915 字 6天前

这段时间,伯玉娱乐的艺人,不管是歌手还是影视演员,几乎全部暂停通告,或跟大部队一同奔赴西蜀,或稍后陆陆续续追赶过去。

做为公众人物,伯玉娱乐艺人的举动化为一股股纯正的能量,最后不说整个娱乐圈,至少有一半的娱乐圈艺人都通过各种渠道赶往西蜀,身体力行。

不管他们的初衷是什么样的,至少他们的这种行为鼓舞了很多粉丝和网民。

“你在西蜀救援有拍照录视频了吗?”伯玉娱乐公司里,陈子昂团队的负责人,也就是他的第一助理兼经纪人询问他。

“没有,我和同行的人没设备,有也没那个时间来拍照录视频好吗,抢一秒或许就是抢回一条生命。”陈子昂知道助理为什么问他这个。

之前西蜀之行,他在娱乐圈的团队成员,没一个跟他过去。

“哎,好可惜!”第一助理懊恼:“看看现在别人家的艺人,哪个去了不是传回来一张张在现场或后勤的照片?他们的形象在网民在粉丝眼中瞬间高大起来,黑他们的人这个时候都闭嘴,不好开口了。”

“不用嫉妒人家,那是他们应得的。”陈子昂无所谓道。

第一助理试探问道:“要不我们再过去一趟,拍些照片?”

助理知道陈子昂什么脾气,问的时候小心翼翼的。

果然,陈子昂眉头一皱:“想都别想,我不需要这些名利。”

助理迟疑了一下说道:“那个,都过去快半个月了,很多艺人在现场的照片都上了新闻、电视,没看到你,有些人莫名其妙跳出来黑你了。”

陈子昂最近不上网逛,好奇问道:“怎么黑的?”

助理摸出手机,从收藏夹里翻出一条条新闻。

有媒体的新闻,有网友的帖子和评论。

“西蜀之地未见陈子昂身影。”

“陈子昂以前在观众眼里不是堪比红二代红三代,很正能量吗,怎么没看到他去当志愿者?”

“是啊,他的主旋律歌曲多正能量,怎么不去西蜀?”

“难道是只会说的一个?”

“哈哈,说谁都会,原形毕露了。”

“只说不做,真让人失望。”

“原来我的偶像是一个只会嘴上说说,真需要行动的时候,却没看到他身影的人,从此粉转路人。”

“人家不去,可能在挣大钱呢。”

“人家开公司,一分钟几万上下,说说还行,怎么可能浪费时间去当志愿者。”

“以前讨厌的艺人都去当志愿者了,我很喜欢的一个艺人,却不见踪影,好可惜。”

“心里难受,为什么陈子昂没去西蜀啊,那么多艺人都去了。”

“不去的艺人也不少,为什么偏偏抓住陈子昂呢?”

“因为他以前给人的印象一直非常正能量,只是还没接受考验。现在考验来了,最危险,最需要公众人物站出来,以实际行动鼓舞粉丝、全国人民的地方,他没有去。”

“以前说的唱的都太好听,做却不能,鄙视之。”

“要是再看不到陈子昂去,从此一生黑。”

“我也是,太虚伪了。”

“好虚伪的人,有的艺人就是这德性,欺骗大众。”

“……”

网上黑陈子昂的人越来越多。

陈子昂的个人形象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不知道有没有人鼓动,在雇佣水军。”助理很头疼。

事发当天,陈子昂就在西蜀,他参与救援了。

但没照片,没证据。

很多网民就不乐意了,容易被一些喜欢道德绑架的人影响,加入征讨阵容。

名人最害怕的就是道德绑架。

所谓的道德绑架,是人们在用圣人或超人的标准来要求某些人,用美德来要求其履行道德义务。

这种动不动就要求人的群体,主要源于他们思想觉悟低,资源分配不均匀让他们产生不平衡的心理。

比如,他们会要求一个军人舍身救人,否则就要谴责,这就是道德绑架;要求一个富人掏钱支持希望工程,这尽管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个人不掏就要谴责,这也是道德绑架,因为这并非他的道德义务。

“道德绑架”之所以发生,除去人的精神结构不谈,根源就是道德判断逻辑的混乱。

社会上,这种事情屡见不鲜,数不胜数。

比如前不久,有个普通人成名人后做客央视,接受记者专访。他在节目中重点谈了自己成名后的烦恼。其中,最让他迷惑不解的是,自从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之后,他先后在全国各地做了近150场报告,而这些报告全部是免费的。他说他想过要收出场费,可是又不敢收。

为什么他想要收出场费呢?

按他自己的话说,他觉得一个人付出劳动就应该有所回报,他出去做报告,其实也是一种劳动,是在给别人做一种精神上、能力上、心理上的培训,这种劳动应该得到一定的报酬。

可是,他为什么又不敢收?他说如果收了出场费,一定会引起人们的非议,觉得作为精神偶像和道德楷模,根本就不应该计较经济上的利益。平常有人也时刻提醒他:你是一个公众人物,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所以,他听从了这些人的劝告,以所谓的责任感做着无数的义务劳动。

为了不让自己太吃亏,不被他人不恰当地利用,对有些采访和邀请,他已经开始学会了拒绝和回避。

……

这个本来是一个普通人的名人的烦恼,是其他众多道德偶像精神世界的缩影。

李秋婷前两年人气正旺的时候,也受此迫害。

她这样的明星,财富太惹火,每每有穷困的老百姓通过媒体向她这样的明星们求助,而这些人恰好又无甚反应时,总免不了一阵舆论的狂轰猛炸。

曾有几位演艺界人士号召明星参加扶贫活动,李秋婷拒绝加入,不少地方报纸相继转载,攻击明星为富不仁,甚至李秋婷个人的相关评论也在网络上风起云涌。

有权威新闻网进行“李秋婷拒绝扶贫该不该遭到炮轰?”调查,显示有24954名网友投票赞成正方“应该炮轰”,同意反方“不应该炮轰”的才804人。

也许最先公开求助行为的媒体还会比较谨慎和有分寸,但越来越多媒体的转载、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刊登,显然会不可避免地把被求助者推到“众目睽睽”的公共舆论聚光灯下,供更多不相干的“观众”注视和评说。

而这些“观众”通常又会出于同情弱者以及反感为富不仁的普遍心理,一边倒地赞成“救助”,甚至对“不救助”提出批评。

松江府曾举办了一场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参加的富豪达4000多位。这些富豪们出手相当阔绰。

顶级奢侈品展上富人的慷慨正好与他们平时对待慈善事业的吝啬形成鲜明反差。公众纷纷指责,富豪宁可挥霍不愿捐赠,不愿为社会多承担责任。

富豪纷纷喊冤:慈善信任机制尚不健全。

富豪们除自身觉悟原因外,仍然害怕慈善公益捐款管理不善不透明,甚至被挪用、贪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