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义父那边,他是不敢去求的,如果让义父知道自己做了这种事情,会死得更惨,张黑也不敢惹殷开山啊。
张洪脸色有些狰狞的说道:“殷开山你还真是狠,一点机会也不给我,直接派人杀我,哼,此事我决不罢休。”
他很疲惫,又冷又饿又累,可他知道不能在这里久待,想要活命就得逃,咬着牙站起来,认准一个方向脚步踉跄的走了。
时间一晃到了贞观十三年。
科举考试在长安举行,各地士子汇聚京城,整个长安都显得热闹起来,国家抡才大典,是那些世家子的机会,更是寒门子弟的进身之阶。
殷开山作为宰相,主持此次的京考,最终选出二十三人进入殿试阶段,这个数字远远比后世的宋明少得多,不过更显珍贵。
殷开山将这些进阶的学子情况一个个查看明白,一个叫陈萼的名字映入眼帘。
陈萼,字光蕊,海州人士,父亲早丧,家中没有妻室,只有一个老母,家中贫苦,妥妥的寒门子弟,此人长相不俗,文采也是一流,在本届中举的人中算得上顶尖人物。
殷开山脸色浮现出几分笑意,随后大笔一挥,将其列为本届举子第一名。
虽然这只是举子试的名次,后面的殿试名次是由皇帝亲点,不过这个名次对后面的排名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殷开山已经想好了,就算拿不到第一,三甲总是跑不了的,到时候也好有个由头将女儿嫁给他,如果名次再低,就真的拿不出手了。
殿试开始,殷开山也见到了陈萼,确实如考书上所说,仪表堂堂,说是美男子也不为过,殷开山点了点头,这样的人物配自己女儿,也不算辱没女儿了。
殿试开考,太宗亲自出题,出题后举子们开始答题,太宗就坐在一旁和殷开山等一众老臣喝茶聊天。
两个时辰后,一张张考卷拿上来,皇帝亲自验看,之后又让几个老臣看过,最后挑出三份试卷,太宗说道:“我觉得这三个人都有状元之才,文章不分高低,你们对此有什么意见。”
在座几人各有意见,对文章分析了一番,到最后也分不出谁高谁低,太宗问宰相殷开山道:“宰相可有意见。”
殷开山拱了拱手,说道:“陛下开科举,意为收拢民心,前几年状元皆是世家子弟,如果本届能出一个寒门子弟,确是更能鼓舞那些寒门子弟之心。”
殷开山这句话,让太宗想到很多,如今天下依旧是那些世家门阀掌控文字,他开科举的初衷,不就是为了广纳贤才,削弱世家在朝堂上的力量吗。
最后太宗朱笔落下,陈光蕊就成了金科状元。
皇帝亲指新科状元身披红花、跨马游街,前持牌、后敲锣,陈光蕊坐在高头大马上,那叫一个意气风发。
其实陈光蕊不知道,殷丞相暗中早有布置,今日正是殷小姐抛绣球选婿之时,而带队游街的官员,殷丞相也已经交代,要他在什么时辰路过哪条街道。
一切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