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取代谁?(1 / 2)

读书成圣 苏牧武 2570 字 7天前

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是——人手严重不够。

杨名隆自告奋勇:“放心,计院里的好手我都熟!不敢说都能拉来,拉来一半没问题!先当实习工用着,慢慢留人!”

整个云大,估计只有杨名隆敢说这个话。

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都有向往的公司,和bat比起来,束流算个什么?

你给人家开多少工资,才能换来敷衍性质的短期出力?

但是杨名隆开口就不一样,父亲杨建刚,母亲孙善伶,云大计院两大boss,师恩厚重如山,帮点小忙给个机会能怎么着?

再加上外公孙家光,可以说,云大出身的学子,只要想搞人工智能大数据,就绕不开这个关系。

学阀是贬义称呼,但是哪怕不形成学阀,仅仅保持着一个松散的学系,仍旧是一股巨大的潜在力量。

小五哥忍不住又要赞叹自己的先见之明,要不是提前把杨名隆忽悠瘸了,上哪找这种好事去?

不过该说的还是要说清楚。

“师兄,拉人的时候要讲清楚,工资标准就是云州同等水平,如果在咱们已有的基础上做出成绩来,奖金不会少。如果愿意留下又有开创,不但工资上涨空间巨大,更有机会拿到期权。”

“行行,都没开始,钱算什么事儿啊!”杨名隆有点不耐烦。

小五哥苦笑之余,清楚的意识到,杨名隆不是一个合适的技术部门领导者,更适合做一个主持开发的团队头领。

一个合格cto的职责,在战略性、战术性技术研究之外,还必须管理好科研对公司经营活动和营利的影响,要综合考虑全盘大局。

钱对于杨名隆不算大事,他只想做喜欢的工作,享受这个创造的过程,但是对大多数员工而言,那就是天大的事儿。

方小武之所以不给高薪,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要留下足够的上涨空间。

初创公司,无论资金多资金少,薪酬管理都必须紧紧跟住,要有一个合理而长远的机制。

但凡是薪酬制度混乱的,未来必有大乱。

前段时间,他在云智联内部论坛里读到一篇报告,讲的是国内那些被踢出局的ceo。

里面有很多是是非非,是调研者都弄不清楚的,但是有一根红线很清楚——控制权。

控制权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一方面来自于股权,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人心。

管理人心,某种意义上就是管理薪酬。

初创就给员工高薪,那就等着黄摊关张吧!

可是,不给画大饼又绝对不行,云大的精英,工作绝不是为了糊口,要让他们看到前景,他们才会出工又出力。

意识到杨名隆干不来这活儿,方小武只能亲自和那些师兄谈待遇谈理想。

一样谈不到位,那些精英绝对不会留在一家小小的初创公司。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期权池的设计,国内由于公司法的限制,以及期权税收制度的不明确,导致的问题非常之多。

愣头青或许很容易忽悠,但云大的硕士博士,绝对不会认可那种不明确的期权承诺。

再者说,忽悠绝对不是认真做企业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