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市委书记刘炳云和代市长于思阳接到省委严令,追查《一位省委组织部长和一位市委书记的故事》的作者。
于思阳刚上任不久,在东江省无根无基,碰上这种敏感问题,如临大敌,赶紧找刘炳云商量。
刘炳云直截了当地说:“没法查。”
于思阳急忙请教,“为什么?”
“有可能炮制这篇文章的人,没有成千上万,起码也有成千上百。沈方舟部长是咱们海州市人,调到外省之前,一直在咱们海州市工作,当过副区长、县长、县委书记、市委组织部长,以作风强悍著称,因工作得罪的人不在少数。从理论上讲,凡对他不满的人,都有可能是文章的作者。”
于思阳点了点头,“这倒也是。”
“市公安局已经查了,通过技术手段直接查人,基本上不可能。那就得大海捞针,先排查对沈方舟部长有意见的人,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再一个一个的过滤,你说这像不像一场运动?再说了,你我都不是本地人,被查的很有可能是本地人,稍有不慎,海州市就会处于不稳定状态,那你我将难辞其咎。”
于思阳默然,稳定是重中之重,这可不能含糊。
刘炳云说:“还有一点,当年的海州市,干部有海州派和云岭派之分,两派斗得非常厉害。沈方舟部长是海州派的代表人物,所以从理论上讲,当年恨他的云岭籍干部更多,要彻查的话,云岭市的很多干部也要列入调查范围。”
于思阳犹豫了一下,“这篇文章说,沈方舟部长要对徐浩东书记进行报复,这是真的吗?”
刘炳云又是点头,又是摇头,“不是空穴来风,但说报复,那就言过其实了。省里盛传,要成立正式编制的省四市一体化领导小组,要把徐浩东调到这个领导小组去,明升暗降,从而在事实上削弱徐浩东在四市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
于思阳噢了一声,“这就是说,从时机上分析,这篇文章的出现,客观上是为徐浩东书记鸣不平。”
刘炳云笑了,“哈哈,思阳你说得太客气了。如果让我说,我可以直接说,文章就是徐浩东整出来的。”
于思阳也笑了,“这话我可不敢说。”
刘炳云思忖着说:“徐浩东这个人,我还是了解的,为人处事比较光明磊落,擅长阳谋,不屑于搞这种小动作。所以我判断,不会是徐浩东本人,倒像是他手下人背着他搞的,他手下那几个秀才,个个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啊。”
“老刘,咱们怎么办?”
“你说呢?”
面对刘炳云的反问,于思阳笑着说:“二把手听一把手的。”
刘炳云说:“徐浩东是省委书记李智宏的红人,凭你我这点道行,查他或查他的人,咱们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于思阳说:“可咱们总得落实省委的指示吧。”
想了想,刘炳云说:“老办法,雷声大雨点小,你我批示,让公安局他们查去。但有一条,只查咱们海州市这边,绝不查云岭市那边的。”
于思阳走后,刘炳云心里嘀咕起来,这篇文章真的是云岭那边搞出来的吗?
琢磨老半天,没有头绪,刘炳云拿起了那部红色电话。
电话是打给徐浩东的。
“浩东,还好吧?”
“好什么好,我都成x书记了,又成了舆论焦点,我好得了吗?”
“倒也是,陈年旧事抖搂出来,也够你喝上一壶的。”
“老刘,你打电话,就是为了幸灾乐祸?”
“废话,我求安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