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点半,秦九川教授一家五口,在孙和平和伍相杰的陪同下顺利抵达了云岭市。
徐浩东率全体在上班的市领导,在市政广场迎接秦九川教授一家。
然后,徐浩东把秦九川教授请到自己的办公室。
参与会见的还有孔正豪、孙和平、伍相杰、刘建伟、陈宏之和李子健。
其中刘建伟副市长,在美国进修学习时,曾与秦九川有过一面之缘。
孔正豪负责介绍,让在座的各位与秦九川认识,特别是陈宏之。
茶几上放着一个云岭大学校园模型,孔正豪向秦九川和陈宏之做了介绍,包括云岭大学的筹建进程。
刘建伟介绍了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四市一体化发展规划。
伍相杰介绍了云岭市的基本情况。
徐浩东一直没有开口。
终于,大家把目光集中到徐浩东的身上。
徐浩东问:“秦教授,你在美国有一个你亲自创建的半导体技术研究室,我想请教一下,你这个研究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什么?在同行中处于什么水平?国内目前的水平与你研究室有多少差距?你认为这个差距能用多少年弥补?”
秦九川说:“我所在的研究室,主要是研究中央处理器,就是cpu,通常称为芯片。这是目前半导体技术的最前沿,也是计算机最核心的技术。应该说,在同行中是最新先进的,象我那样水平的研究室,全世界只有十一个,其余的都还没有接近或正在接近我们。至于国内同行的差距,总的来说还是蛮大的,我的研究室能达到七纳米级,国内目前只能做到二十七纳米级。要弥补这个技术差距,至少需要五年,而要将其产业化,至少需要十年。”
徐浩东再问:“那么,以目前国内的条件和环境,能建立同样的研究室吗?需要多少时间?需要多少钱?每年又需要多少投入?”
秦九川说:“理论上讲,国内当然能建立同样的研究室,但可能有三分之一的设备需要进口,其中一部分核心设备,西方不一定会公开卖给我们,需要走一些特殊渠道。还有研究人员,实验室至少需要五十个人,其中有几个专业,国内尚无我认可的,需要向国外聘请,以我的地位,应该能请进来。上述条件全部具备,三个月能把研究室建立起来,资金方面,投入需要约一亿欧元,研究室开始工作以后,每年至少需要一亿欧元。如果一边研究一边投入生产,还需要有关企业愿意配合,研究室需要再增加五十人,资金投入需要每年再投入一点五到两亿欧元。”
徐浩东沉吟了一下,“秦教授,那就这么定了,我给你十亿元人民币,三个月以后,我要参观你的研究室。”
不仅是秦九川,连其他人也都愣住了。
终于,秦九川说:“徐书记,我知道你在经济学方面的造诣,美国不少经济学家都很推崇你的理论。据我的同学讲,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经济学专业,都将你的专著,列入了必读书目录。我没有想到,徐书记这么重视半导体技术,难道徐书记对这方面也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