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对奥数这块不够重视,甚至有点看不上眼。是眼界太高了?
讲台上,周老师一道道讲解,各种解题思路讲解到位,从可能性到必然性一一剖析,杨帆听在耳中,有种幡然顿悟的体会。
“牛b啊,这才是数学的美,比冯老师讲的有意思多了。”
一道题目用另外一种方法展示时,不管有没有做出来的同学,都会觉得惊艳。为什么当时自己想不出来。
等讲完后,会觉得其他思路就是比自己想的好,特别有感觉。
第一天,就这么平静的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又是代数三道大题。
代数可不是如几何那么多变,会出现好多种解法,代数步骤,基本是种必然性。
第一题,设n是给定的正整数,t是一个集合,其元素是平面上满足x,y是非负整数且x+y<n的点(x,y)……
这道题,杨帆在草稿上先算,一共花了20分钟左右,就把思路理清了,根据步骤腾到卷子上,一看时间,才花了半小时。
“感觉代数比几何差了点味道,是因为几何多变?还是因为高中代数难度低了?”
第一题完成,继续第二题。下面两题花去时间都差不多,这让杨帆更觉得古怪。
“不应该差这么多啊。竟然还剩3个小时。难道是因为昨天打击人信心后,今天特意放低难度,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杨帆认为这个答案应该是接近了,精神始终蹦着,未必能得到最理想的效果。
“昨天几何,今天代数,明天可能是数论方面的。一个星期后会出现综合题,不再特意分类。”
果然如杨帆预料,第二天晚上分数公布,三分之二的人都拿下了21分。
从这一天开始,题目难度才慢慢增加,6天两轮后,综合题出现了,从此难度到顶。
做题,看书,讲题,两个星期重复,没有娱乐,没有休闲,所有学生都在为抢夺出线而努力。
两个星期后,杨帆发现,宿舍里有两人离开了,他们被淘汰了。杨帆甚至都叫不出这两位叫什么名字。
所有人中午会抓紧时间午休,让大脑休息。下午自觉的在教室里自习。
晚上课程结束后,20分钟内熄灯,根本来不及交流,甚至四人之间,还隐隐有敌意。
“这种氛围,这种生活,没意思,这还是高中吗?”
杨帆感觉太闷了,第一天的讲解题目有了惊艳感,当连续2周都类似时,失去了新鲜。
“太沉闷了,不是在学数学,而是想尽办法成为做题机器。还是冯老师的手段高明。”
跟在冯耀手下好几月,杨帆从来没觉得数学是枯燥了,到这里才半个月,就做题做到吐。
“难怪冯老师看不上奥赛,是有一定道理的。连我这么粗大的神经都觉得疲惫,更别说其他人了。”
人人眼睛布满血丝,似随时都要倒下,又强打精神。
“再坚持2星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