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两种选择(2 / 2)

俾斯麦的话让霰弹亲王有些泄气,普鲁士想要崛起就必须拆散俄奥同盟,让俄国或者奥地利支持自己。

当然历史上是没有第二个选项的,然而经过德意志民族主义者的持续折腾,任何只要眼睛不瞎的君主都看到了这其中蕴含的力量。

此时的普鲁士不但拥有西普鲁士(波兰走廊),更有东普鲁士与波罗的海三国相连(此时为俄国波罗的海总督区)。

德意志民族主义者虽然对内遭到了奥地利帝国的狠狠制裁,但对外输出就从没停过,从远在南非的布尔人能到法兰克福寻求帮助就可见一斑。

民族主义同样进入了俄国的波罗的海总督区,刻板印象中俄国一直到亚历山大二世上台之后才开始废除农奴制,但实际上1804年亚历山大一世时期就已经着手废除波罗的海总督区的农奴制。

亚历山大一世颁布的《立夫兰农民法》使农奴们可以世袭所耕种的土地,并且专门建立了管控农民的司法机构,削弱了地主们对农奴的人身控制。

亚历山大一世的改革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凭借沙皇的铁腕政策强制推行了十几年,终于使埃斯特兰,库尔兰,立夫兰的农奴得到了解放。

只剩下拉脱加尔地区的农奴未得到解放,但是随着亚历山大一世暴毙,尼古拉一世上台,贵族们反扑,最终拉脱加尔地区的农奴一直等到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时期才得到解放。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因此拉脱加尔变得极不稳定。那么完成农奴解放的地区就会感念沙皇的恩德,安心做个俄国人吗?

当然不可能!这些被解放的农奴虽然获得了人身自由,但却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虽然有人成功逆天改命,但绝大多数人的日子过得却并不算好。

再加上民族主义的传播,当地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在波罗的海总督区真正生根发芽的却并不是当地的民族主义,而是从普鲁士传来的德意志民族主义。

最要命的是这群人还是清一色的大德意志民族主义者,毕竟卢森堡、阿尔萨斯洛林、荷兰、比利时、德兰士瓦、丹麦的例子就在眼前。

然而地主和贵族们却并不想改变现在的生活,尤其是弗兰茨那套让地主出钱解放农奴的政策简直让人胆寒。

于是乎一个非常魔幻的场景出现了,作为贵族、地主的德意志移民疯狂鼓吹斯拉夫化,一群被俄国认为是西斯拉夫人的土著和芬兰后裔开始说德语并且自称是真正的德意志人。

当波罗的海总督区加入德意志邦联,那么他们能依附的只有普鲁士。哪怕有人横加干涉,进入德意志邦联的波罗的海总督区也会天然地偏向更加接近的普鲁士。

但要从俄国手中虎口夺食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得到奥地利帝国的支持。

俾斯麦并没有全说实话,他就有办法对付所谓的俄奥同盟。奥斯曼帝国政府直接委任英国大使做奥斯曼帝国外交官就能破除此局。

历史上他就这么干过,不过弗兰茨也早有应对之法。

霰弹·威廉并没有消沉太久,毕竟他一早就知道俄国和奥地利是多么强大的对手。

“俾斯麦先生,那如您所说英国人会很需要我们这个盟友。”

“是的,亲王殿下。英国人的帮助将是我们崛起的机会,我们只需要等待俄奥两国决裂的时刻,再根据形势作出对于我们最有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