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乾隆继后51(2 / 2)

箭了,人家用的都是火铳,这玩意又不需要费多大力气,甚至连瞄准都不怎么需要,不比弓箭来得强?

可惜的是,他其实心里也明白,大清是以小族凌大族,所以,许多事情保守一些,那是在所难免的,而这个时候,火铳其实对比弓箭,也并没有决定性的优势,射程近,也很难在作战过程中瞄准,一百步之内对着发射都未必能打中,大家自然

也就没这个想法。但比起已经不可能再增强射程和精准度,而且还需要严格训练的弓箭,火铳的发展潜力却是非常大的。

十二阿哥看着是个只知道沉迷于各种新鲜玩意的技术宅,但许多事情他心里门清。苏茵自以为自己没怎么教导过十二阿哥,但她终究不是真正意义上这个时代的人,言辞里头其实还透露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十二阿哥小时候还各种追问,成天各

种为什么,苏茵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者说不敢说,就让他自己看史书,看外头的情况,自己去想。十二阿哥哪怕许多事情其实还没想明白,但是模模糊糊已经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这让他在面对乾隆的时候,其实就没那种将皇帝敬若神明的感觉。

见十二阿哥不吭声,乾隆又输出了一番,最后气哼哼离开了。等着乾隆走了,十三阿哥才从后殿跑出来,他之前就来了,原本听说十一阿哥和十二阿哥过来,是想要求了十二阿哥也给他弄辆小车骑的,结果还没来得及过来,就听说乾隆来了,

似乎还在发火,当下就躲后面不出来,等着乾隆走了,这才偷偷溜了出来,对着十一阿哥和十二阿哥挤眉弄眼。

十一阿哥笑道:“你倒是机灵,刚刚不出来,现在倒是露头了!”

十三阿哥讪笑一声,说道:“十一哥,刚刚我要是出来了,说不定皇阿玛还要多骂一会呢,少一个人挨骂不更好嘛!”

苏茵没好气道:“你们一个个就是来讨债的,一个个闯了祸,都跑我这里来!以后啊,叫你皇阿玛将你们提溜到前头去,也省得叫我烦心!”

苏茵感觉如今自己进入了更年期,情绪开始不稳定起来,偏生宫里头是个极压抑的地方,有脾气也不能随便发,苏茵又做不到随意迁怒下人,只能尽力忍耐,对几个孩子也少了信心。

几个孩子如今也习惯了,他们就是跑过来倾诉一下,瞧着苏茵开始不耐,立马撒腿就跑。

苏茵忍不住对着唐嬷嬷抱怨道:“嬷嬷,瞧瞧养孩子有什么用,还是当初没生的时候好,现在呢,皇上嫌我不会带,几个孩子一个个也没什么眼力见,就知道给我添麻烦!”

唐嬷嬷从五阿哥得病开始,心里头就生出了许多野望来,以前五阿哥那简直有点众望所归的架势,弄得唐嬷嬷也跟着躺平,如今她这把年纪了,原本苏茵都说了叫唐嬷嬷出宫养老。唐嬷嬷自个儿子没了,但有苏茵给她撑腰,家里的庶子就得老

老实实奉养她。毕竟,苏茵的位置如今怎么看都是稳如泰山,唐嬷嬷他们家本来就是辉发那拉氏的户下人口,一大家子都指着承恩侯府吃饭呢,唐嬷嬷跟着苏茵这么多年,也算是劳苦功高,回去之后但凡受了点怠慢,他们一家子就别想好过。在没

有感情的情况下,最可靠的还是利益,就像是后世老人退休金比较高的,有点头疼脑热的,家里都上心,就怕少了那一份退休金。如今唐嬷嬷也是一样,苏茵将自己名下一个庄子记在了唐嬷嬷名下,但是前提是唐嬷嬷还活着,唐嬷嬷过世之后,庄

子就会被收回来,所以,哪怕是为着这一份收入,她夫家那边都得捧着她,生怕她有个三长两短。

但是唐嬷嬷不想回去,她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了苏茵母子几个人身上:“娘娘,奴婢这个年纪,都是个老厌物了,您要是嫌弃我年纪大了糊涂,奴婢就回去养老,您要是不嫌弃,奴婢还是一直留在您身边。奴婢别的也就罢了,端茶倒水还是干得

动的!”

苏茵听得哭笑不得,她身边大大小小的宫人四五十个,哪里还需要唐嬷嬷端茶送水的,想着唐嬷嬷这么多年留在宫里,只怕外头认识的人也都快没了,适应不了外头的生活,干脆就留她继续在宫里养老,横竖宫里也不差唐嬷嬷一个闲人。

唐嬷嬷如今担任的角色差不多就是苏茵的情绪垃圾桶,听得苏茵这般说,连忙安慰道:“娘娘,几位阿哥都是孝顺的,您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苏茵没好气道:“我现在难道不是好日子,还指望什么后头!罢了罢了,一个个都翅膀硬了,随他们去吧!”

苏茵这般说着,干脆也真的不管了,毕竟,有个控制欲贼强的乾隆死盯着呢!

乾隆之前光顾着五阿哥了,对其他儿子就属于诈尸式的放养,想起来问一下,想不起来就不管,如今他一盘算,发现没死没过继没残疾的儿子就那么几个,顿时就急了。

三天两头跑上书房看一下一帮儿子的学习情况,上书房里头也没几个学生,最小的是十五阿哥,刚开蒙没多久,每日里能按时起床上课就是胜利。

然后倒霉的就成了十一阿哥和十二阿哥,或者说,主要是十二阿哥。乾隆也知道读书不能死记硬背,所以,多半也不会考儿子背书释义,而是拿了史书上的事例来考问儿子。

结果,十一阿哥中规中矩,说的都是先生说的那些车轱辘话,十二阿哥思路却很清奇。

乾隆说宋朝冗兵应该怎么解决,十二阿哥研究一下,就表示这根本没必要解决,其实就是宋朝拿着钱买百姓不要造反,比起到处镇压百姓造反,不如花个一天一升米将那些活不下去的人养起来,真要是想要裁撤军,宋朝只怕早就完蛋了!

十二阿哥觉得,宋朝能安安稳稳那么多年,就是特别会花钱买平安,既然不想承担武将势大威胁皇权的后果,那就得花钱买平安,花钱让武将不去沾兵权,花钱让文官歌功颂德,花钱让外敌不要打自己,花钱让百姓不要造反!所以,凭什么什

么庆历新政,王安石新政都不成功啊,因为他们想要让大家不要花钱了,拿惯了钱的人能干吗?

乾隆之前觉得宋明都是亡于党争,结果到了嘴里,就是到了后来没钱或者是花钱花错了地方。

这也是十二阿哥偶尔听苏茵说到的,苏茵有一次说漏了嘴,说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结果十二阿哥看史书的时候,就喜欢看那个时候经济情况,渐渐还真看出点名堂来了。

乾隆没想到这个,还当十二阿哥很有天分,虽说如今的想法还很浅薄,但总算是抓住了关键,没错,很多时候朝廷的运转关键就在于钱。

当初明朝卫所制为什么败坏,为什么大批卫所官军投降女真,不就是因为卫所制度败坏,下头的大头兵早就活不下去了嘛!他们可没多少忠君爱国之心,也不懂什么亡国亡天下,实际上,读书人倒是知道什么叫做亡天下,但不也一个个头皮痒

水太凉了嘛!所以,也别苛责那些宁可给女真做包衣,也不肯忠君报国的人,真正世受国恩的,到最后还在玩漂没呢!

意识到这个儿子虽说很多时候显得离经叛道,但竟是颇有想法的乾隆如今真起了点栽培的心思。

这下子,十二阿哥就这么凸显出来了。

当乾隆想要培养一个儿子的时候,那就是全方位的。十二阿哥如今就是半天在上书房读书,半天到前头听政,因为辉发那拉氏没有什么得力的人手,当初十二阿哥的伴读苏茵都没从辉发那拉氏挑,而是让乾隆做的主。那会儿乾隆给十二阿哥挑

的都是小门小户的,如今就觉得有些不足,干脆就将福康安安排给了十二阿哥做伴读。

富察家这些年那真是蒸蒸日上,傅恒平步青云不说,福隆安尚了四格格,也就是和硕和嘉公主,家里的女儿也都嫁得挺好。

如今乾隆琢磨着辉发那拉氏似乎没什么人才,纳苏肯就是个老实人,叫你一板一眼做点事情是可以的,但脑子不灵光,真让他去做什么主官,只怕要被下头糊弄得一愣一愣的,还是留在京里,做个武官比较好,回头有机会,再将人弄出去立点

战功,也就差不多了。

至于辉发那拉氏的其他房头,也有些后继无人的趋势,家里头就几个佐领,在官场上也没什么影响力,朝堂上也就是说不上话的小官,十二阿哥只有这样的外家,那肯定是有些不足地。

所以,乾隆琢磨一番,是不是可以让富察氏绑定到皇后这一系上,富察家再出一个皇后显然不行,但是十一阿哥可以娶一个富察家的福晋,另外,五格格这边,也可以看看下嫁富察家,如此,元后继后两系联姻,也算是两全其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