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这些边将,全都得死!(1 / 2)

但这个要求,却让徐昌感到非常的棘手。

朝贡贸易既是大明朝廷和其他国家,互利互惠的贸易。

又是大明朝廷,拿捏周边各个国家的手段。

特别是对于北元的各个部族来说,这个朝贡贸易就相当于他们的咽喉。

大明要是掐死一点,他们就无法呼吸,难受至极。

大明要是放松一些,他们生活得就如鱼得水,非常舒服。

正统年间,英宗皇帝就是通过这个朝贡贸易,让也先年年入京朝贡,资助也先在草原上做大做强。

也先原名是绰罗斯·也先,并非黄金家族之人,他连称大汗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统一北元了。

而经过正统六年到正统十四年的朝贡,也先才在朱祁镇的资助下,羽翼渐丰。

但这时,瓦剌名义上的大汗还是孛儿只斤·脱脱不花,也先并没有真正完全控制住瓦剌部。

至于瓦剌也先统一北元,那更是无稽之谈。

可以这么说,北元哪个部族能够获准年年对大明朝贡。

那么这个部族不说能强大到统一北元,但至少是能成为草原中,不能忽视的一股势力。

徐昌面色为难,沉吟几秒:“这件事至关重大,本督也做不了主。”

“只能先待我上书给皇帝陛下,由陛下亲自定夺。”

孛罗罕听到徐昌要给朱祐樘上书后,神色变得急切起来,他连忙恳求道。

“徐总督,我也想向大明的皇帝陛下上书一封,可否由徐总督一同送到陛下手里?”

徐昌想了想,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孛罗罕喜不自胜,连忙道谢:“多谢徐总督!”

“只是徐总督,可否借用帐中笔墨……”

徐昌点头:“请随意。”

“谢总督。”

孛罗罕使用笔墨,写的竟然是非常工整的汉字。

孛罗罕写好信后,将其交由徐昌。

徐昌收下信,自己再修书一封,将今天的战报和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写好后,和孛罗罕的密信一起,经由西厂的情报网络,送入京城之中。

……

紫禁城。

弘德殿。

西厂厂督汪直,神色匆匆地走进弘德殿,对朱祐樘行礼。

“微臣参见陛下。”

“起来吧。”

“陛下,西北远征军来信了!”

“恭喜陛下,西北已平,世上再无察合台汗国。”

汪直说着,恭敬地对朱祐樘献上一封奏书,一封密信。

奏本汪直已经看过了,是徐昌送来的军事情报。

而另外的一封信,则是孛罗罕的密信,汪直没有动。

朱祐樘听到这个消息,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接过两封信,同样先看了徐昌写的奏书。

奏书的前半部分,记录的是西北军事的战报。

东察合台汗国已灭,马哈木汗和阿黑麻汗已经人头落地。

由成吉思汗次子,孛儿只斤·察合台建立的察合台汗国,在传国264年之后,终于彻底化为了历史的尘埃。

徐昌最后询问朱祐樘,该如何处理东察合台汗国。

朱祐樘拿着奏书,思索了一番后,对汪直下令。

“汪直,你记着。”

汪直恭敬地弯了弯腰,俯身倾耳:“是,请陛下吩咐。”

“改察合台汗国为疆州,下辖东察合台汗国和吐鲁番汗国,设阿克苏府,高昌府,喀什府,阿速府……等八府。”

“再设亦力把里卫,叶尔羌卫,于阗卫……等七个卫所。”

“设疆州巡抚一人,左右承宣布政使两人,提刑按察司一人,都指挥使司一人。”

“右布政使为当地少民,各级官员中,少民官员不应低于两成。”

“疆州十四岁以下的少民,不分男女,全部迁移入哈密卫。”

“之后说汉语,写汉字,习汉礼,穿汉服,大力汉化所有少民!”

“三十岁以下男女,牵一半入哈密卫,重建哈密卫城。”

“迁两万充军戍边的罪臣之后,流放疆州,鼓励与少民通婚,新生儿必须取汉名,说汉语,习汉礼,违者斩!”

“边疆少民居于大明内,许与汉人通婚,不许与本族自相嫁娶,违者男女两家抄没,入官为奴!”

“在疆州各府开办官学,强制要求所有九岁以下儿童,必须入学至少三年,接受汉化教育!”

“学杂费全免,每人每天赐一顿免费早饭。”

“不入学者,税加三倍!”

少民的汉化,是管理边疆事务与统治少民的关键。

朱祐樘从弘治二年起,便开始在边疆搞汉化,再过六十年,历经三代之后。

汉族文化,早就侵入他们的骨髓,侵入他们身边的点点滴滴。

同时,朱祐樘以后处理罪臣之后,还有一个新的选择,那就是流放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