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四章 虎视西域(1 / 2)

这天下,蠢蠢欲动的,可不止东海一地。

西域、南疆哪个又不是野心勃勃之辈?!

西域都护府。

神策军大都督王诚嗣正盯着帅帐之中的沙盘,论及天子六军中身份最高的,自然是御林军大都督,这是拱卫天子的近卫。

而其次,不是神武军大都督唐圣叹,也不是天策军大都督李承恩,而是神策军大都督王诚嗣。

王诚嗣不仅仅是神策军的大都督,还是西域都护府的大都护。

其主要职责在于守境安土,协调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西域地方的社会秩序,确保大周的丝绸之路的畅通。

在前汉,西域都护府初立之时,都护是“秩比二千石”的官职,相当于汉地的“郡都尉”。“郡都尉”是一郡首脑太守的副职,掌管军事。

后因西域因地位特殊,大都护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最其体系成熟之时,西域都护府大都督已经是西域地方最高长官,统管着大宛以东、乌孙以南的三十多个国家,各国“自译长、域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其册封诏书上,必须加盖西域都护府的官印,才能生效。

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进军河西,击败匈奴,汉得河西走廊,置河西四郡。

元狩四年,卫霍双璧又率大军深入匈奴腹地,与单于接战获胜,“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同年,张骞奉命再次出使西域。他顺利地到达了乌孙,又分遣副使去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等国。

此后汉朝频频派人到西域,一年中出使的多则十余次,少的五六次;每次去的人有百余、数百不等,出现了“使者相望于道”的空前盛况。

此时,匈奴人在西域的影响力还要胜过前汉王朝。

到太初三年,武帝远征大宛取胜,自此“西域震恐,都遣使来贡献”,前汉遂在敦煌到盐泽之间设立了交通亭站,还在轮台和渠犁等处屯田,置使者校尉,以保护汉与西域诸国间的交通孔道,天山以南地区便在汉的控制下。

匈奴虽然仍盘据在天山以北,但已不能“自安”。

宣帝继位后,神爵二年,匈奴西边日逐王率众到汉西域地方长官郑吉处投降,天山以此也归属于汉。汉“并护北道”,始设“都护”,匈奴在西域的统治至此全面结束。

西域都护府也从此站上了历史舞台。

当中原王朝强盛之时,西域都护府的控制范围便广袤无垠;当中原王朝衰微之时,那就没有西域都护府。

自前唐覆灭之后的数百年间,西域都护府都不曾被重新设立,直到太祖高皇帝三战三捷,平定西域。

只是大周对于西域都护府的设立也不过是四十余年的事情,西域畏大周之威,不感大周之德。

此前,太祖、太宗朝,大周威服四夷,万国来朝。

西域诸国,自然不敢有所异动。

可现在大周,先是经历了与后金的大战,虽然最终覆灭后金,犁庭扫穴,可自身的实力也受到了巨大的损伤。

原本如此,西域三十六国依旧不敢轻举妄动,但大周最强塞王朱楷谋反的消息一经传来,便在西域三十六国之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西域三十六国中那些弱国,小国,自然是对大周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