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魏、晋二朝的为官制度弊端很大,现在他们既然已经走在登基的路上了,这个弊端就要想办法削弱。
飞废掉九品中正制,说实话…不现实,李羲有点不敢。
雄才大略的曹丕都妥协了。
李羲本身是靠着世家起来的,想要完全根除不可能,这件事只能徐徐图之。
步子迈得太大,容易胎死腹中。
李羲现在想的就是要从世家手中,拿过来一半他们官职,给寒门、底层人一个当官的机会,机会李羲给了,他们能不能当上,那不就是李羲该操心的了。
不过,邓良他们并不知道李羲这么问的用意,郭完第一时间给出几个任命。
总共仨人,俩都姓郭。
不想想,肯定是太原郭氏子弟。
而另一个,姓裴。
但李羲表面并没表现出不满,只是点点头“嗯”了一声。
而后又看向了邓良,李羲询问:“子贤是从南阳郡来的,那里可是人杰地灵,昔日可是出了不少人才啊。”
邓良想了想,说出了一个名字。
“孔宏。”
“这人是…”
邓良尴尬的笑了笑:“仆的一个朋友。”
李羲看了他一眼:“说说吧,他才能如何,只要有能力,吾就用。”
“其实仆也很久没见过他了,只是之前尚在老家时,知道他是对水利方面颇有研究,前些天他写了一封信送来,他在书信中说了他一个侄子的种种表现,仆觉得很不错。”
“他侄子怎么不错?”
“对奇技方面多有研究,年纪轻轻,就能辅助孔宏改善一些水渠。”
闻言,李羲眼前一亮,那这确实有用。
李羲也正需要这个方面的人才。
“不错,确实不错。”
“他出身如何?”
邓良摇摇头:“并未听说有何家世。”
李羲更加喜欢了,没有家世,还有能力。
李羲稍加思索,便说道:“既有才能,闲置着属实不应该,应让他们为官,为国效力才是。”
“那…仆给孔宏回信?”
李羲点点头。
邓良也放松了些。
“还有人要举荐吗?”
邓良摇头:“没了。”
李羲继续扫视其他人。
这时候,他们似乎也意识到李羲这是话里有话啊。
其实最先意识到的人是邓良。
郭完也是倏然间意识到的。
就在他各怀鬼胎时,李羲再度发话:“眼下人才甚缺,刚刚公备你举荐的人才吾也用了,让他们去幽州,辅佐瓒儿治理幽州。”
郭完没意见。
李瓒是什么水平李羲也清楚,打仗尚可,治理地方不行,所以才会把他们派去幽州治理的。
幽州也是重中之重的地方。
北有草原,西邻并州,境内尚有不少鲜卑、匈奴以及羯族人,成分很乱很杂。
李瓒这些天在幽州杀了不少人,全都是不听话的,服从安排听话的人自然不杀,还会被当成典型奖励一二。
李瓒人杀了,也威慑住了,但他不会治理,这种事需要专业人去做。
而后,荀崧也举荐了一人。
他举荐的人,不出意外,和郭完举荐的一样,世家子弟。
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