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教授
一小时后,整个运输一队的师傅和学徒都试做一次。
虽然补胎的方法不难,但难免有些人没做好。
主要是还是在学徒,毕竟他们维修技术没有那么充分。
王师傅看了眼太阳,估摸差不多饭点到了。
“行了,别看了,差不多要吃饭了,等吃完饭再回来看。”
众人也没有多想,拿上饭盒去食堂。
不过心里在意着轮胎,吃的有些心不在焉,三两口快速扒完饭就走人。
见此,李开朗笑了笑,他也在意成果如何。
众人急忙来到停车场,摸着已经完全冷却下来轮胎。
“行了,别光看着,抓紧装上,试试怎么样?”王师傅吩咐道。
停车场有很多车,众师傅拿着千斤顶开始换胎、打气。
“呲——”
一堆师傅看着逐渐鼓包的轮胎,心中很期盼。
“噗呲——”
冲完气的轮胎,完全地鼓起来。
“别出声!”王师傅命令道。众师傅仔细聆听轮胎的声音。
微风拂过,卷起尘烟。
“没有声音,是不是没漏气?”赵师傅犹豫道。
“确实没漏气,来电人去车厢上站着,再听听。”王师傅又吩咐道。
很快,一群学徒站了出来,纷纷走到车厢上。
好一会后,众人也没听到漏气的声响。
“应该是成了吧?”王师傅对李开朗问道。
李开朗点了点头,“应该是成了,再不济倒点水,看看有没有冒泡。”
闻言,有师傅立马去拿水桶,倒在了修补的位置,却也依旧没有见到冒泡。
“成了,成了!”王师傅兴奋道。
听到王师傅这么说,其他师傅也很是高兴。
“终于成了,咱们厂的轮胎也有救了,以后咱们就不缺轮胎用了。”
“是啊,连这么大破洞都能修补,以后出门也能放心了。”
“还有啊!你看车胎都承受那么重的量,还没有漏气,肯定是能长久用的!”
众师傅在这里评头论足着,讨论着修补后的轮胎性能。
车胎可是他们日常的消耗品,关乎他们出车的大事。
因为轧钢厂的车胎有定量,很多司机师傅都申请不到新轮胎,很多卡车的备用轮胎都没了。
有些轮胎的花纹都被磨没了,都还在使用。
要是在路上爆胎了,只能喊厂里的人来拖走。
李开朗以为是八成新的车,还有备用轮胎使用。
“大家也都别看着,去把自己做好的轮胎也装上。”王师傅吩咐道。
闻言,众师傅立马去取自己做的轮胎,抓紧按上。
王师傅转头对李开朗道:“小李,你又为咱们运输队做了件好事,我都不知道要怎么感谢你!”
“王师傅,您这话说的,说什么感谢不感谢的,我也是咱们运输队的一份子。”李开朗谦虚道。
“再说了,就算没有我,这方法也会有人想出来。”李开朗可不敢居功自傲。
“行了,王师傅,您就别管我了,您还是去看看其他师傅吧,大家第一次弄,当心出问题。”
说完,李开朗生怕王师傅再说教他,立马开去,去看看其他师傅有什么要帮忙的。
“这小子!”王师傅无奈道,也去看其他师傅。
半小时后,师傅加上学徒,六七十人的轮胎都检查了一遍。
仅有十几条轮胎出了错,没有达到预期。
“行了,伱们也别在意,都是第一次做的,有错也不是什么事,大家做多了也能学会。”
“再说了,这是门手艺,有错还是件好事!”王师傅宽慰道。
闻言,那些出错的人面上缓和下来,主要其他人都是很好的,自己却做坏了。
两相对比,有些羞愧。
王师傅和其他师傅的教学有一点不同。
他鼓励学徒多犯错,错的多了,明白错点在哪里,自然记得也清楚,比起做好还重要。
当然,前提都是错的不要太离谱,最后这些错误都由王师傅来善后。
运输队能通过考试,也有王师傅的一份功劳。
李开朗能过考试,也是把可能会犯的错误都犯的七七八八。
这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毕竟错误都犯了遍,该注意的都注意到,考试的时候就能避免。
“现在轮胎还多,大家接着做,做熟练点,这次注意点,成功的人也不要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王师傅严厉道。
“行了,都别看了,赶紧都去做吧。”
说完,王师傅对李开朗道:“小李,等这次做完,能不能把方法教给二队的师傅?”
“这有什么的,都是咱们轧钢厂的人,有什么不能教的。”李开朗说道。
这时,有两人悄悄地走来。
看着一群人都在停车场,还在捣鼓着轮胎,很是好奇。
“怎么今天运输这么热闹,都聚在一起?”那人对李开朗道。
“李副厂长,你怎么来了?”王师傅被打断说话,有些不高兴。
来人正是李怀德和秘书文培信。
“王师傅,真不好意思,打扰到你们说话。”李怀德连忙道歉。
别看王师傅很好说话,他的本事可不小。
总管运输部队的维修任务,如果说张金武是运输队明面上的老大,那么王师傅就是暗地里的老大。
他说的话,就连张金武也不得不在意。
李怀德也是知道王师傅的本事,自然不敢托大。
“可别,我这小小的劳工,当不起李厂长的道歉。”王师傅淡淡地拒绝道。
“那里,你当得起,这事是我不对!”李怀德连忙说道。
“这老家伙今天是怎么了?毛病犯了?”李怀德也搞不清王师傅怎么回事。
“行了,你们聊吧!”既然得到李开朗的同意,王师傅也没多留。
“小李,王师傅这是怎么回事?”李怀德询问道。
李开朗无奈地耸肩,“我也不知道。”
“你们刚刚在聊什么?火气这么大?”李怀德又问道。
“也没什么,就是聊修轮胎的方法。”
“方法?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