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这关中远远不够(2 / 2)

李恪还在一旁麻木地放着箭矢,看到皇兄与房相,还有赵国公说着现在的国事,他从一开始的拘谨变得更拘谨了。

如今的皇兄已强大到能与房相他们说笑了吗?

又过了半刻时辰,郑公与河间郡王也一起来了。

今天东宫的早饭是炸酱面,还有肉包子。

见一只肉包子在盘中被李绩夺走了,李孝恭不悦道:“懋功,你吃得越来越多了!”

李绩手里拿着两只肉包子,还端着一碗炸酱面,正在奋力吃着。

长孙无忌劝道:“懋功一天到晚就想着东宫这一顿饭了,平时哪里会吃这么多。”

李绩朗声笑了笑。

东宫门前一片祥和,李恪的脸色从拘谨到现在如坐针毡,慌乱地就差没拿住手中的筷子。

在皇兄东宫门前吃饭的都是什么人啊。

李绩大将军且不说了,房相,赵国公,郑公那都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李承乾道:“不合胃口吗?”

闻言,李恪连忙动筷子,狼吞虎咽起来,将面条塞满了掩饰自己的慌乱。

几人用罢早饭,这才去早朝。

李恪心中悲怆,他再也不想来东宫用饭了。

今日的早朝很顺利,本来也想要早点下朝的。

很多事都要等到早朝结束之后,才能去安排,如果能够早朝的同时将许多国事都安排下去,那样的效率应该会更好。

中书省将昨晚太子殿下的批复全部分发了下去。

房相是极其信任太子殿下,将领们也是十分信重太子殿下的,自从太子参加朝中钱粮调度之后,将领们的俸禄未曾拖延过一日。

早朝之后,房玄龄先是去了一趟中书省之后,便会将其中一些较为重要的文书拿给陛下。

甘露殿内,李世民一口接着一口地喝着茶水,蹙眉看着儿子批阅过的奏章。

看着儿子所写的批注,李世民神色凝重,已经喝了,忙碌到深夜了,睡了两个时辰天不亮就要锻炼。”

这些话语听在耳中,李世民神色又多了几分为难。

有关东宫的起居,每天会向皇后禀报,其实宫里的孩子都是这样的,除了个别妃子还抚养着孩子,多数孩子都在皇后的看管下。

就连青雀的魏王府,也一直都要皇后的人照看着。

李承乾道:“对儿臣来说锻炼身体就是治病。”

拍了拍儿子结实的肩膀,长孙皇后笑着点头,道:“嗯,现在好了,我们李家的儿郎都这般壮实,很久没有生病了吧?”

“儿臣自去年以来就没有生过病了。”

“就应该如此的”长孙皇后看着这个儿子,语气多了几分不忍心,道:“谁家孩子三五月得个重病,你们这些孩子一个个好好的,对母后来说比什么都好。”

李承干感受着母后的心意,笑道:“弟弟妹妹就算不喜体育课,儿臣也会赶着她们,让弟弟妹妹好好锻炼身体。”

作为母后看到以往体弱多病的儿子,现在健壮又高大,脸上满是笑容,看到儿臣手腕上的红印,又心疼地问道:“长年累月坚持锻炼不懈怠,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咬咬牙就能坚持下来的事,对儿臣来说不算什么。”

长孙皇后低声道:“你父皇与你有话说。”

“咳咳咳……”李世民清了清嗓子道:“朕今日午时召见你,听闻你忙于国事不能来见。”

李承乾道:“今年江南丝绸产出越来越多,儿臣想让京兆府主持采购丝绸。”

“对你而言,这个关中还不够富饶吗?”

“回父皇。”李承干站在母后身边,揣着手道:“关中不够富饶,根本不够。”

话语顿了顿,李承干又道:“现在的关中远远不够,就如建设河西走廊,有人口就需要有就业,有了就业就能充实更多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