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骂圣人的太子
宁儿跟在殿下的身后,面带笑容。
东宫的班底,目前为止,真正意义上只有宁儿与舅爷两人,目前为止只有两人。
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总不能在太极殿大喊共和,然后让群臣跟着我这个太子一起造反?
这显然不现实,会成人肥的。
更何况,应该也没人响应。
东宫的豆芽越长越好了,再看弟弟妹妹也已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李承乾盘算着现在东宫的生活质量,总不能一直吃拉面,看着仅有的厨具开始犯愁。
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尤其是弟弟妹妹正在长身体的阶段,营养膳食太重要。
这对自己也很重要。
东宫规矩法,可那些蛮子哪有这么多的兵法军规,他们向来是能打就打,能抢就抢。”
“不能用中原兵马的规矩去想他们,朝中考虑粮草,考虑兵马调集,可吐谷浑不会等到我们夏收粮食成熟再来劫掠,他们有时候三五成群,有时成千上万,今日劫了,明日再来,这便是他们的作风。”
李世民又看向文臣一列,长孙无忌站出来,躬身道:“陛下,江夏郡王所言不错,可以先派一路将领驻守凉州,增派兵马,为后继大军做准备,也可防备吐谷浑人动兵。”
说来说去,又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先派出将领去凉州驻防,也好有个防备。
李世民看着地图上凉州的位置,良久沉默不语。
凉州又称西凉,在汉时又称武威郡,涉及敦煌要地。
殿内重新安静下来,李世民还坐在殿内犹豫着如何下决定,却见到殿外有个孩子在张望。
李世民皱眉再一看,见到是稚奴。
这孩子站在殿外左看右看,目光最后落在了一卷宣纸上。
李世民正要开口,却见李治快步走入殿中,抱着一卷宣纸与一块砚台,迅速逃出了殿外,不到片刻就没了身影,看他逃跑的方向是朝着东宫去的。
作为父皇,李世民倒吸一口气,又气馁地长出一口气。
再看眼前的一群文武大臣,他们皆是闭目低头,一副完全没有看见的样子。
最后,李世民还是决定了,命牛进达先带三千兵马前往凉州驻防,命李道宗,段志玄整军,随时兵发吐谷浑。
至于程咬金说只带着自家部曲就能横扫吐谷浑,这种话权当没听见过。
此刻的东宫,这里缺什么就去父皇那里拿,现在东宫缺少纸张与墨水了,李治便从兴庆殿拿来了。
本来,李丽质身为长姐,对这种事还会数落他几句,可在东宫生活,知道了这里的拮据,也就默许了。
李丽质就坐在东宫前殿的殿前,给弟弟李慎缝补着衣裳,
东阳公主就坐在一旁,她低声道:“皇兄从来不玩这些玩具。”
李丽质低声道:“是呀,皇兄身边就没有一样是给他自己享乐的,整个东宫都是如此,不是必要的就不会有。”
东阳侧目看了一眼正在闭目养神的皇兄,道:“明日,皇兄就要让我们去国子监听课了,国子监是什么样的?”
兄弟姐妹中,也只有李丽质去过国子监,她熟练地缝补着衣裳道:“国子监有很多孩子的,不过我就觉得他们很吵闹。”
听姐姐这么一说,东阳对国子监就兴致全无。
翌日,李承乾天不亮就要睡醒,绕着东宫跑了三五圈,而后换衣洗漱,独自一个人上朝,到了晌午时分,又独自一个人下朝。
在这个时代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很容易,因为在夜里根本就做不了什么事,而且很多事又要一大早就去忙,由不得你适应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