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画功,甚至用精雕细琢已经不能形容其精细。
手里捧着画,姜丽丽感觉自己的心脏噗通噗通跳得飞快,脸上火辣滚烫,好像随时都能烧起来,以至于有点头晕目眩。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猛地清醒过来,情不自禁地喘着粗气,慌乱地看了一眼陈凡,同时手忙脚乱地将自己的画像塞到最底下。
听到动静,陈凡转头看着她,眼里满是奇怪,“你怎么了?”
刚才不都还好好的么,怎么突然脸就红得跟被煮过的螃蟹似的?
姜丽丽眼神慌乱地乱飘,根本就不敢去看他,“没、没什么。”
陈凡眉头微皱,眼里满是狐疑,视线在她身上来回打量,最后落在她手里的画稿上。
这下他终于明白了。
得,东窗事发,还是被“事主”抓了个正着!
不过陈凡脸皮早已锻炼得比城墙还厚,当即干咳一声,对着她摊开手掌,“这是我平时练习的作业,忘了收起来。别的素描都没关系,不过最后一张要还给我。”
姜丽丽脸上的红晕又浓了三分,不自觉地将素描抱在怀里,嘟起嘴说道,“不给。”
这家伙,偷偷画自己也就算了,被发现了竟然还理直气壮地要回去,哪有这样子的?
陈凡呵呵笑了两声,若无其事地说道,“你听我解释,那张画呢,其实是之前我,会不会吓一大跳啊?”
听到这话,姜丽丽、杨菊和刘丹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倒是陈凡眉头紧皱,“这倒是个麻烦事啊。”
真不是吹,以现在“青年”的写作水平,他完全可以做到全方位碾压。
比如路遥在插队的地方创办了一份草根文艺小报《山花》,后来还弄出了一个“山花作家群”,从曹谷溪到路遥、再到史铁生、陶正,还有闻频、海波、远村等等,都是这个群的人。
可当时,……其实就是前几年,他们的创作水平怎么说呢?
时任县通讯组组长的曹谷溪评价海波,原话就是“当时水平差得可怜,在《山花》上发表的、还写着他的名字,怕不是要出大事。
四个女生笑着笑着,见陈凡眉头紧皱,便不自觉地收住笑声。
姜丽丽默默想了想,小声说道,“要不,你少投些?”
陈凡看着她,突然灵光一闪,笑着说道,“不用。”
他重新端起碗筷,哈哈笑道,“用本名太高调了,不符合我低调的性格,从今天起,除了《在希望的田野上》这篇小说,其他文章我统统都用笔名!”
一本杂志用一个笔名,十本杂志就用十个,只要不公布作者信息,除了编辑谁都不知道我是谁!
稿照投、钱照赚,还没有任何影响。
我就是这么低调的人,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