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商讨装房子,大师兄家作喜宴(2 / 2)

“哈哈,咱都是街坊邻居,我自然放心,拜托蒯大哥了!”

“客气了,柱子!”两人谈妥,蒯亮回去计算木料去了,刚才测量后一个大概的估计,具体下来还是要详细算算的,不能大差不差!

准备工作就有很多,特别木板就不老少,还得专门去买回来勾出卯榫,牢固!

第二天

何雨柱给刘海忠说了一声,省的蒯亮过来的时候被人阻止,面子上过不去!

“二大爷,我请了隔壁的蒯师傅给我整房子,麻烦您给邻居说一声,省的闹误会!”

“得嘞,你这是?”

“唉,我大师兄不是娶媳妇嘛,我这过去做席面儿去,师父安排的,二大爷您懂的!”

“嗯,师父亲自安排那是看得起你,也是考验你,你可得好好做,不能糊弄,知道了没?”

“二大爷教训的是!”

媒人介绍、父母打听对方情况、见面或者根本没见过面,直接婚礼昭告亲戚朋友,送入洞房完事儿了!

至于结婚证?那要看需求,可能孩子都大了,还没结婚证呢!

有些人老了老了领结婚证的大有人在,领取原因自然是因为要办某事,办事机构要求出示结婚证,没办法才领的!

后世,看似结婚证约束了两人的行为,但结果恰恰相反!

结婚证必须领,那是以防万一,高昂的财礼以及诸多要求,结婚往往让大多数老人的一辈子积蓄花光,特别是农村更是如此!

何雨柱重生前老家农村女子结婚的第一个要求是城里买房,然后才跟你有的谈,否则根本不可能,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让女方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买房不算,还要高昂的彩礼,当然也有地方不要彩礼的,但大多数还是要出的!

“手不能提、肩不能扛、脾气大、本事小”是常态,还怕一个不注意人家就不跟你过了,或者跟人跑了,最后这个家庭负债累累,苦不堪言!

彩礼肯定是要的,农村可能一两袋粮食或者几万块钱,算成第二代人民币也就几块钱,这已经是高彩礼了!

和后世那些不会做饭、不会做针线活、脾气大的不像话的女人来说,这年代简直就是男人的天堂!

“柱子,这么早就过来了?材料已经准备好了,总共三桌,我多准备了一些,你按四桌准备!”

“大师兄,三桌就三桌,多准备一桌干嘛?浪费!”

“嘘,柱子,你嫂子娘家来多少人也不知道,多准备一点,省的手忙脚乱!”

“得嘞,大师兄你忙你的,我这里不用操心!”

“好嘞,我确实没工夫陪你,一堆事儿呢!”

何雨柱走进院子,微微一笑,灶台大师兄已经垒好了,这可省了他不少功夫!

刚将准备好的大锅支起来,就有两个嫂子过来了,估计是帮厨的!

“你就是孙浩的小师弟吧?我们是帮厨,有事您招呼,我们给您打下手!”

“得嘞,谢谢您嘞!”

有两人帮忙果然轻松了不少,现在农村女人真有力气,在两人的协助下,厨房外面支起三口大锅!

但何雨柱准备认真做,这是打响名气的好机会,名气传开了,给人做席面儿也能拿到不少报酬!

房子装修好,紧接着就是七十二条腿,这也是个花钱的大项目!

结婚前要准备好了,结婚嘛,有能力就多准备,没能力三十六条腿也可以!

票据来临之前,他还准备将三转一响也给补齐了!

合理的范围内,多准备点东西,以后的日子过的也舒坦不是?

空间具有保鲜功能,除了过年,空间的东西他一直没动用!

现在家里就他和妹妹,只要有钱,吃的东西还是能买到的,又不要票!

别说没动,他还时不时添一点进去,细则无声!

大批量的购买还可能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等他凑齐三转一响、七十二条腿,媳妇的事就该提上日程了!

“小师傅,结婚了吗?”

帮厨的一个嫂子见何雨柱蒙头干活,开始找话题!

她本来就是那种话多的女人,死干活不聊天,她不适应!

“没呢,嫂子,我这才十八岁,不着急!”

“十八岁?你才十八岁就已经是大厨了?真有本事!”

“嫂子,您过奖了,我这还没出师呢!”

“没出师能独自掌勺,已经很了不起了,不过十八岁也不小了,我们村十八岁男人,孩子都会叫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