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唇枪舌剑(1 / 2)

唇枪舌剑

唇枪舌剑

宁诚离开了槐花胡同,到现在人还是懵的。

什么时候,他悄无声息的做了这么一件大事,每天宁诚都会接触报纸,现在官场上每一名官吏早晨去衙门,,想要兑换盐巴还是易如反掌的。

大清河盐场请张家兄弟走了进去,张鹤龄将十引盐引朝桌上拍了下去。

一引四百斤,十引就是四千斤盐巴。

不过张鹤龄并不满足,他哼道:“我要的是一千引,你给我兑换十引什么意思?”

“这……太子殿下的印上不是十引吗?”

讲道理,十引他们还能兑换,一千引那就是四十万斤啊,大清河盐场一小半的盐巴立刻就会成为张家兄弟的囊中之物。

外面那么多兑换盐引的商人百姓都兑换不掉,你现在直接拿去一小半,这还让别人活?张鹤龄冷笑道:“呵呵,你这提举司不给太子面子是不是?”

“可太子明明只提十引。”

“混账!”张鹤龄大骂道,“太子要十引伱就真给十引?难怪你只是个小小转运司提举!”

“给一千引,保你升官,不要啰嗦,快兑换!”

两兄弟这次河北行,可谓是盆满钵满得意洋洋。

当初从朱厚照手中弄来了十引的凭证,现在借用太子的名头,反手弄了一千引,反正最后弘治皇帝知道了,也不能拿他宝贝儿子咋样。

他们兄弟不敢坑自己姐姐,因为张皇后真会扇他们的脸,但太子外甥还是不会的,毕竟他们是长者,尊老爱幼嘛。

……

李珍此时已从西北抵达了北平。

同一时间,兵部。

在李珍回来的同时,西北那边也给兵部送来了一则消息。

锦衣卫同知李珍私下奉太子的命令,给当初贺兰山一战的士兵送去了赏钱。这事儿兵部本不以为意,太子笼络士卒军心而已,无可厚非,毕竟大明未来都是太子的。

可问题是,皇太子送去这一批赏赐,恰恰就是当初王越上报上来的那一批军功士兵的名单。

这分明是在帮着王越打兵部的脸啊!

当初王越死后,这一批军兵的功勋都没被兵部承认,现在你皇太子给他们赏钱,这不是打兵部的脸是什么?于是乎,兵部尚书马文升在今日早朝上,立刻弹劾锦衣卫同知李珍,让弘治皇帝缉拿此贼。

原因是李珍作为锦衣卫,私下结交军中,有不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