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知道华歆是平原高唐人,年少时曾到雒阳求学,也是那时候拜师马融与陈球,不过不久就回了平原,在地方上为吏,这次是被东莱陈太守举了孝廉,来雒阳郎署报道。
陈球弟子,被下邳陈氏太守举了孝廉,这就很有东汉末年特色。
两人说话间已到了郎署,陆续递了文书之后,便各自报道去了。
郎官即为人才储备,自然不可能只是挂职,而是要去三公九卿各衙署历练。
要不然一个没有任何行政能力的人去了地方为长或者令,那一县很快便要乱套。
须知当初曹操可是足足当了三年郎官,才去当了雒阳北部尉。
而这些锻炼的地方之中,最好也是郎官们此时最想去的,自然是尚书台。
尚书台原本只是少府的下属部门,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合称六尚,因其在殿书并保管图籍,故称尚书。
后自汉武帝起,为了更好掌控朝堂,便陆续赋予主管文书,省阅奏章,传达皇命等权利,地位日益增加。
待至东汉,刘秀为了分化相权,扩大了尚书台机构,使其成为了名义上的“中朝”。
因为尚书台包括尚书令在内的所有官员秩都不高,便于皇帝控制,因此东汉的皇帝实质上都是靠它遥控外朝,它也就是东汉的实际权利中心。
所以能到那里去,便能接触到整个帝国的核心,见识到各种人和事,绝对的镀金之地。
这也是为何杨明婚礼上,王朗一介侍郎也值得杨明介绍的原因。
其次,便是侍中寺。
侍件,是刘宏认为尚书台权利过大,设立用来分化尚书台权利所用。
而且就位置而言,两者皆处于皇宫台阁之中,区别只是侍中寺位于台阁南面,更靠宫门,而尚书台位于北面,更靠近禁中,即与天子离得更近。
从这些能看出,侍中寺地位并不比尚书台小多少。
杨明在报道完之后成为一名郎中,也领到了他的去处。
不是尚书台,而是侍中寺。
这个结果倒也不算意外。
先前在孟津之时,王修曾预言曹节会在尚书台刁难于杨明,但那是建立在雒阳局势还算平稳的前提下。
如今曹节与尚书们斗得激烈,曹节自然不会放他这个“抗宦先锋”进去。
不过这也愈发说明刘宏如今的态度,对曹节等宦官是有求必应,此次经学之争早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拿着郎署的任命,杨明准备去侍中寺报道。
出门的时候他倒是没看到华歆,也不知道是先去了还是仍在郎署。
他也未在意,骑上赤焰径直往皇宫而去。
东汉末年郎官有四种:郎中尚书郎、侍郎、中郎、议郎。
初入郎署为郎中,秩二百石,尚书郎为尚书台郎中的别称,秩四百石;
尚书郎满三年后,称为侍郎,秩仍是四百石;
郎中达到一定要求后,可升为中郎,秩六百石;
议郎秩六百,多为名士或高级官吏。
管理郎官的长官为中郎将,有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品秩均比二千石。
中郎将之上,郎署的最高长官为光禄勋,主管宫殿门户的宿卫。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扬名更新,第五十四章 小师叔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