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香港,每年依然会有电影拍摄、立项。
一是专供本土的低成本叁级片这类大多都是萧氏父子出品的叁级片
本来嘛,猥琐发育挺好的,旱涝保收嘛
突发奇想砸了两千万美元做了3d冰封侠,票房血亏,亏得好几年没有恢复元气。
然后就是英皇这种完全北上的电影公司英皇现在备案电影,都是bj分公司备案
像黄百铭的天马娱乐,虽然作品良莠不齐,但大都能在内地上映。
叶问之外,最近有反贪风暴系列
全靠内地市场混饭吃
这帮人,你说了解内地市场,也未必,但你说一点不懂,应该也不至于
但他们对沈长林都蛮好奇的
沈长林的身价,港媒比内地媒体还要积极,甚至扒出了他是美团、字节跳动股东的事
身价千亿
他现在在传授经验:“其实好莱坞大片套路都差不多,看多了,也就腻歪了”
“所以,我们在北美的公司主攻r级恐怖片、血浆片还有动作片”
“坚决不做大制作,你做大制作肯定玩不过已经浸淫市场多年的当地土著。”
“另辟蹊径”
“对”
沈长林一边摸着旁边姑娘的大腿,一边接受投喂,还不耽误聊天
这种适应起来其实很快的
所以,总说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这个国庆档,徐争挺郁闷的,先是盗版,然后是口碑崩盘
其实口碑这东西,从一开始就崩了
只不过他前几部电影都挺不错,现在即使他拍一部有失水准的电影,依然收获颇丰票房上
作为曾经的国产电影票房冠军泰囧的续篇,无论口碑、观众认知度,特别是影院经理的心理预期,各方面都是s级。
首日六成的排片啊,直接把碟中谍5拦腰斩断了
清风徐来大概是为了区别于沈长林建议的剧本,全盘跟原版差不多。
情节太生硬,包贝尔承担的人设过于悬浮,让人恶心
本来,可能没什么的,现在湄公河行动来了,虽然不是同一类型,但质量完爆清风徐来
最无语的是,湄公河行动是主旋律电影,一堆官媒下场带节奏
二流报纸带头让主流价值成就主流电影
然后团团跟上湄公河行动想要诉说的故事、想要传递的价值,正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正能量、主旋律。
电影频道也凑热闹挽回中国公民生命的尊严
还有你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和平的中国
两個热词伴随着湄公河行动上映宣传片走红
文案很出色啊
当然啦,湄公河行动的票补力度也很大的,制作方掏了4000万,猫眼平台掏了6000万,凑了一个亿
毕竟猫眼要跟淘票票撕市场份额呢
这些能起作用的前提是湄公河行动电影本身出彩
如果电影本身就是一垃圾,再怎么吹逼也吹不动的
徐争去看了电影,湄公河行动算不上经典之作,但叙事节奏还算流畅,关键尺度真大,还是挺燃的
按照他的经验判断,这电影起码十亿级别
反超清风徐来不太可能,毕竟清风徐来先下一手,八天票房已经无限接近12亿了
即遍后面跌幅惨淡,最起码也是16亿
就突然觉得有点害怕虽然今年到目前为止,九部破十亿的电影,三部都跟长林影视无关煎饼侠、捉妖记、清风徐来,看似长林影视比不上去年了
去年国内票房榜前十,八部都是长林影视出品
但徐争知道沈长林这是在试探市场,你看看它们破十亿的类型,智取威虎山,红色经典翻拍;伸冤人,动作片;误杀,悬疑犯罪类型;魔盗团2,犯罪、奇幻魔术电影;大圣归来,动画片;我们的胜利,主旋律拼盘电影
已经不止于喜剧还有动作片领域了
这个太恐怖了
他知道麻花有两部戏准备拍摄,羞羞的铁拳还有半个喜剧
以麻花的号召力还有质量保证,打破喜剧记录手到擒来
再看看自己的队友,阿狸影业的徐元翔前段时间装逼:阿狸以后不会请专业编剧,我们做电影是颠覆性的巴拉巴拉,对了,还提出了屌丝购票心理学
鬼才
所谓的屌丝购票心理学就是:首先要有个很火的ip,第二就是花钱请大明星,第三你这电影能不能逆袭
按照阿狸的运作,他们确实很屌丝购票心理重金打造摆渡人
唉,跟这样的虫豸在一起,怎么搞得好电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