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突然想起来做特效大片了”薛小璐很不解:“公司不是有一堆不错的剧本嘛”
好吧,泰囧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没有投资方想做大片了
既然4000万成本就能滚出12亿票房,那我们为什么要砸一两亿才换来三亿的票房呢
一个好的故事,市场就能买账,为什么要冒这么大风险做什么大片呢
从资本角度考虑,这种观念无可厚非
电影投资本来就是高风险,全靠上映后的一锤子买卖,能省钱,为什么要多花钱
但对产业来说,是坏事
当然,沈长林拍大片的理由很简单他喜欢
不过他不可能这么解释
“因为我不做的话,就真的没人愿意做了”沈长林看了眼李晓萍,似笑非笑道:“我看了光线的片单,没有大制作”
李晓萍表示:“我们注重好莱坞制作团队,但不是非要和名气大的电影公司合作,中国的电影工业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经验还是不够的,有时候会吃亏”
“所以,老王赌性不够,但也挺好的,我们负责制作,光线宣传、发行对了,老王对猫眼电影的看法怎么样他要是不入手,我就买了”
“我们评估了一下,入手之后,至少需要砸十亿以上资金,才能成气候”
“十亿恐怕不够”
现阶段,线上票务平台混战已经有了起势,百度糯米,藤讯微票儿,阿狸淘票票
再加上娱票儿、格瓦拉
不砸钱可能吗
猫眼现如今还叫美团电影,在以团购的方式卖电影票:远低于影院的票价,导致了电影票的“超高性价比”,且在某种程度上,开拓了电影“9块9”“19块9”的票补时代。
互联网打法:发现一个阵地,拼命砸钱,以空间换时间,把用户吸引到自己平台,同时把对手逼死
你不跟,那你就得死
李晓萍摇头:“那我估计老王不敢”
“那他别后悔了”
后悔什么
一旦沈长林入股猫眼,猫眼可以转型成为发行公司,那长林影视跟光线的绑定就不会那么紧密了
这是商业上的布局
前几天,老郭算了笔账,如果长林影视的电影自己发行,12的发行费就不用分给光线了
沈长林起了心思
游戏公司在计划上市
不过目前ipo有点问题,沈长林跟叶斌想着要么去港股上市吧
不上市不行了,掌趣、藤讯、网易各种开价要收购公司
你说不答应就行了
人家高薪挖人
沈长林的想法要么,借壳,要么直接冲击ipo
主要沈长林现在确实需要钱。
以前没觉得钱很重要,够花就行,但先在bat大举来犯,单凭一家长林影视很难不被吸纳
游戏公司上市的话,沈长林可以腾出手布局猫眼,也有钱跟投字节了
至于比特币
这玩意要到2017年才能涨出最高值,现在就卖了实在不甘心
一边想着,一边开门,然后发现玄关处多了一双女鞋,沈长林笑了笑,是施施。
喊了声:“你怎么回来住了”
“酒店被陆含的粉丝包围了,你没看微博吗”
“微博我看看”
沈长林赶紧掏出手机,刷了一下,果然有陆含粉丝包围酒店的热搜
结果就是剧组报警了
施施心有余悸:“我现在才知道,什么叫疯狂粉丝”
“你的粉丝也很厉害啊,帮你拿到了金鹰女神呢”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我的金鹰女神是怎么来的”
沈长林嘿嘿一笑,转移话题:“也是好事嘛,至少匆匆那年免费上了次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