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涨知识(2 / 2)

尴尬的一比

反正沈长林宣传绣春刀2的时候,严禁记者提及辛亥革命

沈长林当然得帮着绣春刀:修罗战场撑台,绣春刀是他的第一部作品,第二部换了导演,很多观众想知道原因,首映仪式,面对媒体采访,他是这么说的:

“我跟陆洋导演聊过绣春刀,他觉得绣春刀骨子里讲的不是江湖。它讲的是体制内的人,这帮人特苦、特困顿,是一群不自在、没法享受个人意志的人,所以这就不是一个武侠片。说到我的心坎了”

“这也是我找他执导绣春刀2的重要原因”

“我不太喜欢执导续集故事,即便是我自己写的剧本,依然不喜欢就没有新鲜感还有挑战性而且,我看了陆洋的修罗战场,我如果亲自拍,最多也就这样,不可能超过他。我喜欢拍一些没拍过的作品,比方说东方奇幻题材,比方说科幻题材”

“有计划,但也只是一个大概计划,等我拍完搜索,应该会给自己放个假”

“导演是用右脑在工作,感性的;而监制大部分是用左脑工作,从这个戏大概拍完整个预算要多少钱,整个市场回收你都要考虑,能不能有合适的演员”

“陆洋其实是一个不太需要监制的导演,所以我们聊的更多的是细节”

“作为导演,他本身的审美、功力都是足够的”

“那你对新导演有要求吗”

“有,不指望他们都赚钱,只希望尽量不要赔光”

作为绣春刀2宣传的王牌之一,沈长林不止出席了首映发布会,接了一些采访,还陪着王长田一起见了院线经理们

以他如今的咖位,亲自来跑公关、跑路演,确实有些掉价。

可没办法,院线掌握了渠道,你得维护好跟他们的关系。

尤其有白蛇传说这么个庞然大物在。

于東说过一句话:跑发行就是喝酒

刘得华也说过再也不想做电影发行了,因为要陪片商和院线老板吃饭、喝酒,实在是太尴尬了。

哦,这是在风暴下映时候说的

院线经理们作为专业人士,他们在影片上映前会有个基本的预判。

这个预判不是去揣测观众是否喜欢、影片口碑是否良好,而是预估有多少观众会为这部影片埋单,愿意买票的人越多越好。

简单来说,观众只要肯花钱就行,喜不喜欢那是他们自己的事

他们给绣春刀2的预期是3亿,给白蛇传说的预期也是3亿。

同样的预期,那公关就很重要了

老王说了不少发行上的秘闻,比方说返点:选择与影院“合作”的话,影院会适量增加影片排片。

这个合作就是返点

“返多少”

“上限基本是票房的3不会给太多,毕竟制片方本身分成比例就低于院线”

沈长林瞬间明白过来:“那白蛇传说死定了”

白蛇传说成本就算没有杨志说的亿那么多,至少也过亿了他们不可能返点

王长田很矜持微笑:“还要看市场表现的。”

沈长林忽然想起一件事:“大人物上映时候,我们也给返点了嘛”

王长田点头:“上映一周之后,我们才做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