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杨老太面馆(2 / 2)

随身博物馆 和光万物 3822 字 1个月前

想想李二狗的遭遇,你们谁要是想进去和他作伴,那就继续在哪嚼舌头根子。”张俊平环视四周怒声道。

胡同里没有秘密,李二狗的遭遇,大家都很清楚。

就是因为得罪了张俊平,被送进安康医院住了一个星期,人出来之后,都瘦脱相了,差点变成真的神经病,到现在还在炕上躺着,不敢出门。

出来之后,找街道,找派出所都不管用。

你要不是神经病,怎么会跑到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去闹事。

你和老王家的恩怨,跑去找人家张俊平负责,精神正常的人,能干出这样的事

“都干什么我告诉你们收起你们阴暗的心思。

张俊平和杨锦东是杨老太指定的继承人,在我们街道办事处的见证下,立了遗嘱的。

人家张俊平,刚刚已经表态了,院子他不要都留给杨锦东。

你们就不要打歪主意了”赵主任也适时站出来大声呵斥道。

“门口有账房,你们街坊四邻,欠杨老太礼的,该上礼的去上礼,别以为杨老太走了,你们就能把礼金赖下。

小心晚上杨老太去找你们”反正已经撕破脸了,张俊平也不再给他们留情面,直接开口讨要礼金。

刚刚他可是留意了,大多数人进来,根本就没有去上礼,而是擎等着一会坐席。

感觉,反正杨老太已经没了,正好能把礼金省下。

杨老太在胡同里,可是没少为人,谁家有事都是按照规矩上礼。

包括张俊平结婚,还有王大妈家结婚,杨老太都上了礼。

张俊平可不惯着他们,直接开口威胁道。

“平子,你这可是公认搞封建迷信。”

“就是,你这当领导的,带头搞封建迷信。”

“行啊你们去举报我啊

丫的,还以为这是几年前啊你们去年过年,谁家没有偷偷的烧纸”张俊平骂道。

“别特么给我扯别的,欠礼还礼,天经地义。

想吃席的,先去上礼,不然一会别怪我给你们难看”张俊平直接骂道。

杨老太刚走,张俊平也不想这么闹,可是没办法。

现在不把他们的阴暗心思压下去,后面还不知道搞出什么幺蛾子呢。

杨老太的四合院,就是一块香气四溢的肥肉,都想上来咬一口。

总算是,都还要个脸面,真正不要脸的还是少数。

被张俊平这么一闹腾,都纷纷到账房处补交礼金。

恶人还需恶人磨,被张俊平这么闹腾,都暂时老实下来。

葬礼顺利进行。

当天晚上,张俊平没有回家,一直陪着新收的小徒弟,给杨老太守灵。

第二天,又折腾了一天,该来的都来了,又摆了一天的席,才算结束。

但是,杨老太的骨灰并没有入土。

张俊平已经通过老丈人和山西那边取得了联系,那边也同意了,赠送一件杨振华的遗物。

张俊平安排夏国祥和街道办事处的同志一块,前往山西去取遗物。

等遗物取回来,才会和杨老太一块合葬。

这也算是一个折中的办法,山西那边的烈士陵园,倒是很愿意把杨老太的骨灰运过去和杨振华合葬。

但是,这边还有杨锦东在,人家不可能年年跑到山西去祭奠祖先。

杨振东的遗体又不能迁移,所以,拿一件遗物,在这边做一个衣冠墓,是最好的结果。

让杨老爷子,能够魂归故里。

算是,圆了杨老太的心愿。

第二天送走所有的宾客之后,张俊平从艺术品公司叫来两个保安,继续给杨老太守灵,自己则带着东子,回到大栅栏。

“东子,这是你师娘,给你师娘磕个头”张俊平把杨锦东介绍给邱文燕,“东子是杨老太的孙子,我新收的徒弟。”

杨锦东很听话的跪下给邱文燕磕了三个头,叫了声师娘。

“好孩子,快起来”邱文燕赶紧把杨锦东拉起来,母性大发一把把杨锦东搂在怀里,心疼的说道。

“师娘”杨锦东小声叫了一声,想到自己已经变成了孤儿,又低声哭泣起来。

“好孩子,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师娘疼你。”邱文燕心疼的替杨锦东擦着眼泪,柔声安慰道。

“东子,你奶奶虽然走了,可是你多了师父,师娘,还有师兄师姐,我们都是你的亲人。”张俊平轻轻拍了拍杨锦东的头,安慰了一句。

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用,只能慢慢的,等杨锦东自己适应。

晚上,张俊平把杨锦东介绍给其他几位徒弟。

“铭怀,铭志,东子你们都认识,以后他就是你们的师弟了,你们可要好好照顾师弟,不能欺负师弟。”

“知道了师父”怀志两个人跑到杨锦东身边,一人一边,拉起杨锦东手,抬头对张俊平说道:“师父,让师弟和我们一块住吧我们一定照顾好师弟”

“好那你们三个就住一块吧可不能光调皮,不做功课。”张俊平笑道。

张俊平也希望,怀志两个人能够感染杨锦东,让他尽快忘记悲伤,融入到新的家庭里来。

逝者已矣,生活还得继续。

张俊平以为这件事过去了,没想到,第三天,居然有人找到他公司里去。

“平子,你看杨老太也走了,她院子空了下来。”王大妈讪笑着说道。

张俊平一听这话,脸瞬间寒了下来。

“平子,你别误会,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着,反正现在东子还小,也不能回四合院,房子空着也是空着,先让你家兄弟,住一下,我们给钱。”王大妈赶紧解释道。

“王大妈,你就别打杨老太院子的主意了,你们先坚持两年,等过明年,我们公司就会建宿舍楼,到时候,我给柱子留一套。”张俊平压下怒火,笑着解释道。

“哎呦,给我们家柱子分楼房那可太好了。大妈在这里先谢谢你了,那我们就再坚持两年。”一听能分楼房,王大妈顿时大喜,再也不提院子的事了。

在老bj人的眼里,楼房那都是干部住的,平头老百姓才会住四合院。

有楼房,傻子才会去住四合院。

送走王大妈,本以为就这样了,没想到,又过了两天,杨老爷子的遗物还没回来,街道办事处的赵主任亲自找到公司里来。

“赵主任,你可是稀客啊快请坐”张俊平热情的把赵主任让到沙发上,亲自给他泡了一杯茶。

“张经理,我今天过来,是和你商量一件事。”

“你说”

“就是,杨老太的房子,你看能不能交给我们街道管理你放心,房子还是杨锦东的,我们只能拿过来租给街道上那些困难户,租金我们街道帮着代收,不会收取一分钱的管理费。”

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国家有个政策,那就是鼓励,要求家里住房多的房主,把自家的多余的房子,拿出来交给国家统一租给无房户。

租金由房管局统一代收,然后发放给房主,不过收上来的租金,房管局会扣除一部分的管理费。

所以,赵主任才会专门点出,他们街道代收租金,不收取管理费。

这算是对杨老太的特殊照顾。

“赵主任,杨老太的面馆,开了五十年了吧”

“据胡同的老人说是有五十多年了。

杨老爷子还没走,杨老太就在胡同口开面馆。”

“你说,杨老太坚贞不移的爱情,杨老爷子抛家舍业一心为国的精神,是不是值得我们晚辈学习”

“那是自然,正是有着无数杨老爷子这样的革命先烈的抛家舍业,才有了我们现在的新中国。”赵主任正色说道。

“所以,我认为,杨老太面馆应该开下去,不仅要开下去,还有开好。

因为我们开的不是面馆,卖的不是炸酱面,我们卖的是故事,一段爱情故事,一段抛家舍业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的传奇故事。”

“张经理打算继续开面馆”赵主任听明白了张俊平的意思。

“对面馆要继续开下去。

所以,赵主任很抱歉,四合院不能交给街道管理。

也麻烦赵主任告诉那些人,以后就不要再打杨老太房子的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