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姐妹(三)(1 / 2)

国朝元十二年的寒冬来的格外早,才刚到十月,京城就下起了大雪,夜醒来地上的积雪已深尺许,天色晦暗,寒日成了轮暗无光华的白影。

王珞站在窗前往外望去,飞扬大雪如鹅毛般旋转而下,打在屋瓦上飒飒作响,即使屋里烧着火盆,也挡不住凛冽的寒意。

在花罩外做针线的眉绿听到了屋里细微的声响,悄悄掀起幔帐,见姑娘站在窗前,她端起早备好的托盘掀帘入内,“姑娘,您都看上午的书了,可要歇会”

王珞转身回到书案前问眉绿“什么时辰了”

“快午时了。”眉绿放下托盘,伸手摸了摸王珞放在书案上的暖炉,感觉有些凉了,便去火盆里又烧了块炭埋在炉香灰里,“京城的天气比隆平府冷多了。”她和王珞皆是年前才从温软如水的隆平府来京城的,隆平府的冬天也冷,绵绵的冬雨湿冷能透到人肌理里,但也比不上京城这等风刀霜剑剔骨的冷。

王珞“唔”了声,回到书案前又提笔画了几笔。眉绿瞄了眼书案,只见雪白的蚕茧纸上画了支素雅的墨梅,墨梅枝干舒展,却只零星点缀了三朵墨梅,仿佛这副画还没有完成似地。眉绿迟疑了会,终于忍不住问王珞“姑娘,这幅画你都画了三四天了,还没画完吗”姑娘以前从来没副画画这么久。

王珞将笔搁在笔架上,“我画的是消寒图,我想看看今年冬天什么时候能结束。”按照王珞前世的习俗,消寒图是从冬至开始画,不过今年京城刚入十月就下雪了,等到了十二月也不知要冷到何种程度。下雪,王珞就懒得出门,穷极无聊下她就画起了改良版消寒图,只可惜这蚕茧纸不适合画墨梅,如果有生宣就好了。

眉绿是伺候王珞长大的丫鬟,王珞在书房读书时,她也时常在旁伺候笔墨,肚子里也有点墨水,她见此图作倒挂梅,干枝如弯弓秋月、挺劲有力,墨梅勾瓣点蕊、简洁洒脱,即使分了好几天画,也不觉墨梅分散,她笑着说“姑娘画技又精深了,等这副消寒图完成,又是副绝品。”

王珞莞尔“副游戏图罢了,哪里称得上绝品”只是闺阁生活无聊,她想些打发时间的小游戏而已。

两人说话时屋外响起了多人走来脚步声,紧接着就是丫鬟走进走出、端茶倒水的声音。王珞知道是阿娘回来了,她正想穿衣外出,却听“哗啦”声,王珞秀眉微扬,这声音太熟悉了,是茶盏落地的声音,她阿娘每次有不顺心的事,就会拿茶盏出气。王珞披上斗篷就出门了,眉绿忙追在姑娘身后,给姑娘掀上斗篷的帽檐,又递了个手炉给她。

京城人多地少,王家又在城勋贵云集的朱雀坊,即使王家在大夏开国时便是从龙功臣,得陛下赏赐占了间大宅,百余年的开枝散叶,当初的大宅也不够子孙住了。王珞在隆平府时是人独占间院落,到了京城时却只能跟长姐住在父母院落的西厢房。她的住所还算宽敞,她两个庶出的姐妹只能住在她们厢房左右两侧的小耳房里。

屋外大雪不停,王珞拢了拢斗篷领口,沿着抄手游廊往正房走去,王家是传承千年的大士族,即使目前家里已有败落之相,饿死的骆驼也比马大,不提家陈设,但院落布局就比寻常大宅精致许多,每座厢房之间皆有抄手游廊相连,即使下雨、下雪出行都不用撑伞。

大寒的天气,正房外只有名年轻俏丽的女子正缩肩搓手的站在廊下,见王珞来了,顿时满脸笑容的给她掀帘“姑娘来了,娘子正在屋里等你用膳呢。”

王珞见刘姬身上穿着臃肿的棉袄,依然被寒风冻得簌簌发抖,面颊苍白、隐隐透着青色,王珞心微叹,对刘姬微微颔首后,走入堂屋。

眉绿伺候王珞多年,都不用王珞吩咐,只要个眼神就能领会姑娘的意思,她笑盈盈的将自己手的暖炉递给刘姬,“这里太冷,你随我去耳房休息会吧。”她心细,知道刘姬手被冻久了,不能用太暖和的手炉,特地将手炉放在手笼里递给刘姬。

刘姬被北风刮得浑身冰凉,突然被人塞了个手炉过来,眼眶不由自主的微红,听眉绿说让她去耳房,她有些犹豫“女君让奴在屋外伺候。”

眉绿笑了笑说“女君最是慈悲不过的人,她只是疼爱姑娘,才让你在门外候着,姑娘都来了,女君定不会让你继续受凉。”

眉绿的场面话刘姬当然不信,女君到底是什么脾气,刘姬这些年伺候下来早了解了。可三姑娘是善心人,她让自己去耳房,肯定不是戏弄自己。女君向来疼姑娘,有她替自己求情,女君今天也不会为难自己了。刘姬冻得受不住,顺从的随眉绿去耳房休息。眉绿将刘姬安置在耳房,转身要去堂屋伺候姑娘,刘姬唤住眉绿,“女君刚从夫人那儿回来,夫人想让大姑娘去当贵主的伴读,女君不答应,当着夫人面说了大姑娘几句,夫人很生气。”

女君的脾气,修身院的下人都清楚,所谓说了大姑娘几句,恐怕是又在夫人面前大骂大姑娘了,眉绿心暗叹,有些心疼自家姑娘。不过之前不是说好让自家姑娘去了吗怎么又换成大姑娘了

刘姬说的贵主是七皇女,是王家上辈入宫的大姑娘王贵妃所出。前段日子王贵妃让人传话,说七皇女年纪不小了,要上学堂进学,让家里挑个年纪合适的女孩子入宫给七皇女当伴读。恰巧姑娘同七皇女同岁,夫人和世子夫人商量许久,定下让姑娘入宫给七皇女当伴读,怎么现在换成大姑娘了大姑娘都十五了,已在相看人家,再有两年就该出嫁了,这年纪不适合去宫里当伴读吧夫人是国公夫人、王珞的祖母,世子夫人是王珞的大伯母。

堂屋里崔氏气恨难平的拍着扶手对女儿说“你说你大母是不是老糊涂了你大姐都快十六了,不早点找个人家嫁了,还想把她送到宫里当伴读她是准备以后让她嫁个镶金的贪心不足,小心在家留成老姑娘”崔氏在阿家处受了满肚皮气,回来就大发雷霆,将茶案上的茶盏拼拼砰砰全砸了,依然余怒未消,拉着女儿喋喋不休的抱怨。

崔氏其实今年也才二十岁,少女时也是出色的美人儿,即使这些年因先后生了女子,身量有些丰润,依然杏眼桃腮、齿白唇红,充满少妇成熟的韵味,只是近几年因婚姻不顺,这份韵味也就在崔氏安静时才显露。崔氏幼子才三岁,女儿已有十二岁,聪明伶俐、乖巧贴心,是崔氏骄傲之,她也习惯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跟女儿商量。

王珞坐在母亲对面,面听着她抱怨,面用红泥小灶煮茶水,待壶茶水咕嘟咕嘟翻滚着,王珞见茶色从水快速晕染开,便将牛乳倒入壶缓缓搅拌,待牛乳和茶水彻底混合,趁着崔氏歇口气的功夫,给崔氏倒了杯茶水,“阿娘,先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崔氏满腔的怒火被女儿不疾不徐的态度熄灭了大半,她不接茶水,恨恨的抬手点着女儿额头说“你这不争气的样子跟你那没出息的阿耶模样”她恨铁不成钢道“你就不能学学人家你看她对着你大母哭闹,这么好的事就被她抢走了”

崔氏口的人家是指王珞的长姐王琼,是王珞父亲王朗元妻大崔氏所出,崔氏是大崔氏的庶妹,大崔氏死后被嫁给王朗当填房。崔氏在娘家时就看不上这清高的嫡姐,嫁给王朗当填房后,自然也当不了王琼的慈母,王琼也看不上崔氏,两人见面就跟乌眼鸡似地炸翅。

“本来就没决定是谁去怎么说长姐抢了我的机会”王珞温声劝慰母亲“大母让阿姊去,必有她的考量,岂是长姐哭闹就能强求来的且入宫门深似海,阿娘舍得我入宫不回家”

崔氏语塞,她是有些舍不得,可这不是机会难得嘛入宫当贵主伴读,多大的荣耀崔氏想到这机会是大丫头硬生生从女儿手里抢走的,就心如刀割,她恨恨道“你说得对,你又不是那没娘的天煞孤星,你有爹娘疼爱,家里也是金尊玉贵养着的,哪里舍得让你去伺候人”

王珞道“您别这样说,不然被阿耶听到了,又要对你生气了。”阿娘就是喜欢占口头便宜,何必呢被骂的人又不会少块肉还会被人抓到把柄,要是被阿耶听到她骂长姐是天煞孤星,少不得要训斥阿娘番。

崔氏哼声“生气就生气我还怕他不成”她嘴上说着,可到底话音渐渐降低,她看着女儿手的茶盏,嫌弃的说“你这是什么茶汤清淡淡的壶水。”时下茶汤习惯将茶叶研成粉末,加葱、姜、盐、桂皮、薄荷等佐料煮成茶糊并吃下,而王珞的茶汤清澄澄的,只加了点牛乳,也难怪崔氏嫌弃,不过她还是接过茶盏轻啜口。

王珞问母亲“好喝吗”

崔氏又喝了口,勉强点头说“还算可以。”这茶水滋味跟她吃过茶汤完全不同,奶香味浓郁,很合崔氏口味,只是她还在气头上,不想夸奖女儿,这丫头就会拿这些小玩意糊弄自己

王珞知道母亲最爱口是心非,她笑着又给母亲倒了些茶水,“您觉得能入口,就多喝些。”母亲喝茶爱加糖、加盐,她生了阿弟后,身量本就有些发福,再摄入这么多盐糖下去,王珞怕阿娘这样下去会得慢性病,只能潜移默化的改变阿娘饮食习惯。单纯的茶水味苦,阿娘肯定喝不惯,她特地发酵了些红茶,煮奶茶给阿娘喝。王珞也不是糊弄母亲,她只是不想让阿娘生气,在她看来阿娘身体好,比她别的小事重要多了。

第二章

崔氏杯茶水下肚,心气也平了,她对女儿说“可恨这次好机会被大丫头抢走你以后也要争气些,多跟我回娘家,等你嫁了你大表哥,看有谁会看不起我们母女”崔氏知道自己不得阿家、夫郎喜爱,以至于她生的儿女都不得他们重视,他们就是有眼无珠她女儿聪明漂亮,哪里比不上大丫头了

凭什么大丫头取名是美玉她女儿只能是石头就因为自己是庶女,而长姐是嫡女,所以她女儿才比不上大丫头崔氏想想都不甘心,她是庶女,可女儿是嫡女,她定要让女儿当上未来的世子夫人

王珞“”王家是世袭的成国公,崔家也是世袭的良国公,目前的良国公是崔氏的父亲,良国公世子是她大舅,也是大崔氏同母所出的胞兄,崔氏心指望王珞能嫁给大表哥,但这只是崔氏厢情愿,王珞很肯定大舅、大舅母宁愿选长姐当儿媳也不会选她,王珞也不想嫁大表哥。

崔氏对女儿说“明天你就随我去探望你外祖父”

王珞识趣的没在这时反对母亲,“明天天气好,我们就去探望外祖父。”王珞也想外祖父了,外祖母、大舅、大舅母不见待她,外祖父却很疼她,给了自己不少帮助,“我们现在用膳吧快午时过半了,阿弟该饿了。”

王珞提起阿弟,崔氏什么都忘了,连声附和“对快让人把你阿弟抱来,都这么晚了,他肯定饿了。”

王珞微微笑,正要吩咐下人准备午膳,却不想眉绿掀帘进来,对崔氏和王珞说“女君,夫人派人来说,她那里正好炖了锅鸡子汤,她记得姑娘最爱喝这道汤,就遣人来请姑娘去用午膳。”

崔氏眉头竖,“不去鸡汤有什么好喝的你爱喝鸡汤,我这就让庖厨给你做”

王珞也猜祖母会让她过去,大家族最要紧的就是面子光,要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她娘跟长姐闹了番,祖母教训过母亲,就该来安抚自己了,不然她们姐妹就该有隔阂,她对崔氏说“阿娘,你陪阿弟用膳,我去去就回来。”

崔氏气呼呼的说“她心里就只有大丫头,你去也是讨嫌有什么好去的”

王珞莞尔“您不想我入宫伴读了”祖母心里怎么可能只有大姐说她心里只有自己的利益才是,但是这点也没什么好指摘的,王珞心里也只有自己、阿娘和弟弟。

崔氏道“不是让大丫头去了吗”

王珞说“平白无故的突然换人,总要有个缘由吧我过去看看,说不定有挽回的余地”入宫伴读是好事,能去自然最好,不能去她也不强求。但王珞不觉得王贵妃喜欢长姐当公主伴读,王贵妃要的是能陪伴女儿长大的陪读,而不是来宫里镀层金就走的关系户。

祖母肯定也明白这点,她可能是想让她们姐妹起入宫,阿娘肯定是没听完就气得什么也不顾了。祖母看不上阿娘,估计也不屑对阿娘解释,就把阿娘赶回来了。不过这事没确定前,她也不会跟阿娘明说。

母女多年,王珞迄今都无法明确掌握她娘行事准则,她娘往往会做出很多她预期之外的事,后来王珞都有经验了,对着阿娘只要就事论事,即时安抚即可,不需要多做衍生,反正她娘向来心宽,很多事喝完杯茶就能忘了。不得不说王珞很了解崔氏和沈夫人,只听崔氏只言片语,就把事情经过推断了大概。

“对,让你大母给个说法”崔氏觉得女儿说的很有道理,她眼珠子转,给女儿出主意说“你看自打你回了京城,家里食谱都丰富了许多,连这鸡子汤都是你教庖厨炖出来的,你干脆跟你祖母说,以后让我来管庖厨,保管家里人各个都吃得顺嘴,家里好久没进账了。”

自打回了京城,没了管家权,崔氏每月只有在发月钱时才有进账,心里难受极了,想让女儿替自己想个赚钱的法子。她也不觉让才十二岁的女儿替自己解决金钱问题有什么不对,她对女儿很有信心,女儿想做的事,就没有样不成功的。崔氏完全没想过,她闺女的确能替她干成很多事,但仅限于她闺女赞同为她做的,不赞同她做的,大部分事都是不了了之。

王珞“”作为个孝顺的女儿,她实在不忍说母亲短处,可是祖母要真把国公府的膳食块交给阿娘,大家大概只能天天吃豆腐了不过阿娘这么天天待在家里什么事也不干,也确实无聊,还容易没事找事。王珞暗忖着是不是该给阿娘找件事做,王珞完全不考虑让阿娘管家。管家三年,猫憎狗嫌,她娘本来就不讨家里人喜爱,别火上加油了,到时天天跟阿耶吵架,他们孩子都有心理阴影了,“阿娘,我先过去了。”

“换了衣服再去。”崔氏见女儿只穿了件缎面丝绵里披风,担心女儿着凉,吩咐丫鬟给女儿换上新作的小袄,又给她裹了件大红羽缎皮白狐皮里的斗篷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