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7月30日,“盘古”提交的统计数据,显示两线作战的“红军”编制跌破三千万。
从四千万到三千万,几个月间损失了四分之一,这一变化,着实令阿达民胆战心惊,只因在这种情况下,“盘古”的进攻节奏并未有丝毫减缓,反而进一步集结兵力,力图在接下来的1020天时间里,拿下东尤重镇下诺夫哥罗德。
从叶卡捷琳堡,到“红军”前线据点喀山,几个月内将战线推进了数百公里,面对同样拥有强人工智能的“十字军”,这已经是相当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几百万作战单位的损失,则是一种必然的代价。
核心问题只在于
损失,能否被g的“全产机”体系所补充,如果能,这一过程又需要多长时间。
“全产机”,在战线后默默无闻,实质上却是大区间对抗的基石,这一点,所有管理员必然都心知肚明。
继而,在大规模战争中,针对敌人一方的生产体系,狂轰滥炸、骚扰破袭,便是正面战场之外的头等大事,甚至有些时候,这种总体战的策略,会比火线上一城一地的得失,一支部队的存亡更重要。
不论阿达民怎样想,“盘古”在这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也正是强ai在这一方面的出色表现,让方然对战况有了起码的信心。
各方资料综合,根据asa的初步判断,截至西历1502年7月30日,尤洛浦大区包括尤洛浦、东尤洛浦两个大区,其他未知地带暂不计入的“全产机”体系完好度为79,其中,位于东尤洛浦大区的一部分,完好度仅存约55。
相比于遥远的尤洛浦,东尤平原上的一干“全产机”节点,遭受的破坏更严重。
继而,对“十字军”战力的影响,也会更大,这对“红军”是好消息,尽管其持续时间也许并不会太长。
相形之下,g大区的“全产机”体系,在乌拉尔大区的完好度只有62,滨海边疆大区内的完好度则高达93,这显然证明,在远程打击能力方面,“十字军”逊色于“红军”,双方的实战表现也稍有差池。
西线的数据如此,至于东线,只要能拖延时间、暂时顶住“伊甸军”,其他都不重要。
一段时间的准备工作后,到8月中旬,“盘古”制定的作战计划如期发动,数百万机器大军向西发起近似,与此同时,对海作战也正式开始。
海岸线,不论在滨海边疆、还是东北太平洋大区,都被视为一条软肋。
对近似“陆权国家”的g而言,发展海军并不合算,取而代之的,是拱卫陆地边境的全自动防空拦截系统,防御十分严密。
对隐匿在大洋深处的“太平洋海盗”,乃至北大陆另一侧的“大西洋海盗”,不论阿达民、还是“盘古”都所知甚少,在西历1502年前,整个gne大区也几乎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调查,只因为没有这种需求。
现在,出乎阿达民的意料,掌握寥寥一些资讯的“盘古”则有所动作。
大敌当前,不论“太平洋海盗”还是“大西洋海盗”,在没有对g构成实质性威胁的前提下,理应无暇多顾,但是和方然的想法不一样,1502年夏秋之交,“盘古”正式发动了一场远海拒止作战。
要对抗“海盗”,一般而言,至少也需要一支强大的水面作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