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澜同探花郎两人还用眼神较劲呢。</p>
就听赵侍读已经开口了,站在周澜的这边,仗义执言:“付贤弟,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周贤弟做事谨慎,勤快,别人怎么说咱们就罢了,咱们自己可不能这么重伤自己人。”</p>
赵侍读这是觉得找到机会了,可以离间付侍读同周侍读,顺便还能拉拢一个。想的很美。</p>
探花郎笑笑,轻蔑的看向赵侍读:“看把赵兄明白的。”说完扭头就走了。</p>
对于周澜,人家探花郎连个眼色都没给,这是伤不伤无所谓的态度。轻蔑之极。</p>
赵侍读一点没觉得自己胜利了,感受到的都是付侍读对他的无视,这个要比吵一架还让人生气。主要是尴尬。</p>
赵侍读:“周贤弟你看到了吧,探花郎迟才傲物,不把咱们这些同科,同僚放在眼里。这人不可深交。”</p>
周澜就觉得赵侍读这见缝插针的本事,还是有两下子的。</p>
不过探花郎吗,怎么都比赵侍读要强的:“严重了,严重了,咳咳,赵兄,我瞧着付兄平日性子挺好的,今日可能有什么不痛快的事情,心里不舒服,咱们不同他一般见识。同科,同僚情谊还是要顾的。”</p>
赵侍读就没见过周侍读这样不长心的:“也就是周贤弟了,性子这般好。”说完人家也走了。</p>
这是没挑拨起来,恼羞成怒了吗。</p>
剩下周澜,自己那边笑开了,探花郎心思乱了。当然了赵侍读的心思也乱了。</p>
周澜再公事上,本来有些急躁的心绪,看到赵侍读这般,都淡定下来了许多。</p>
或许他也不必执着于非得踢出去一脚,做出来什么引人注目的成绩,只要他稳住了,或许要比赵侍读这般四处钻营,要好的多。</p>
周澜觉得,这些老翰林们怎么也不会喜欢赵侍读这样四处煽风点火的行径,人品。</p>
心态上,周澜突然就沉稳了,做事更有章程了。</p>
所以老翰林们就看到,本来有些急躁的赵侍读,突然就又按部就班的开始到处讲学了,怎么安排怎么是,勤勤恳恳,安分守己,不急不躁的模样,很容易让人忘记他的年纪还小。</p>
这年轻人如此沉稳老练,让他们这群老头看的都瞪眼了,同他们比耐心吗?</p>
不得不说,这样一个不急不躁,有真才实学,肚子里面也不缺心眼的人,入他们眼了。而且带出去的时候,很放心,拿得出手。</p>
无论做什么都挂号了,记住了周澜的名字。这也算是周澜在翰林院打下的基础。</p>
所以不见得非要你日天日地,不是非要你惊才绝艳,踏实做事,稳健成长,那也是一种扎根立足之本。</p>
当然了现在探花郎的暴躁,还是让周澜愉快的。他都想同赵侍读那样小人一把,给探花郎找点事做,省的整天盯着别人的脸奚落。</p>
晚上回府,周澜心情好的哼着小调了,这是被探花郎愉悦的。</p>
姜常喜瞧着周澜的模样,忍不住调侃了一句:“我家大人如此兴致,这是升官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