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对于姜二夫人来说,托付给长期在外走动的姜大夫人,已经算是对庶女们尽心了。</p>
姜大夫人私下里面寻了姜三夫人,帮着大房的嫡女六娘瞧瞧,有没有合适的郎君。</p>
光这些夫人们走人情的路数,就能看出来好多的东西。</p>
二夫人给二房的庶女找人家,求到姜大夫人头上,意思就是庶女们只要嫁入保定府差不多的人家,家世相当就够了,作为嫡母她的义务就尽到了。</p>
至于说其他,那真是谈不上的。</p>
姜大夫人把嫡亲闺女的亲事拿到三夫人的面前说,那就是想要给闺女挑一个上进的后辈,要看人,要看前途,更是看品行。</p>
家世上,姜三夫人自然是会考虑的,而且有他们家姜三老爷掌过眼的郎君,学问上自然不会差了。</p>
这是父母对子女另一种形式的上心。这也是嫡庶之分。</p>
就同姜大夫人说的,我相信老三看姑爷的眼光。</p>
这信任来的,都是建立在人家姜三老爷自己挑姑爷的基础上的,看看三娘子的姑爷,学问出挑,为人做事更是出挑。即便是家世,也没有差到哪去。</p>
若不是亲家天不假年,如今的三娘子那可是四品大员府上的掌家大奶奶。</p>
姜三夫人也不好说,自家姑爷那是撞大运来的,毕竟俩孩子定亲的时候,隔着肚皮外百八十里呢。</p>
能看的出来什么,需要什么眼界呀?</p>
大嫂轻易不开口的,既然提出来了,姜三夫人没有不答应的道理。</p>
姜家大娘这些年嫁的远都要成大嫂的心病了。怎么说大嫂想要把小闺女留在身边这事,他们都该成全的。</p>
看到爷俩那边唠嗑,姜三夫人同姜三老爷说到大房那边六娘七娘的事情,很是忧虑。</p>
在姜三夫人看来,这事不简单,帮着夫君揽了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p>
姜三老爷听闻夫人的忧虑:“这算是什么事,你也别为难,保定府出息的郎君多着呢,回头我就列个单子出来,家世,学问,人品都写清楚,让大嫂自己挑中意的就是了。”</p>
姜三夫人放在心上的事情,在姜三老爷眼里,竟然就是三言两语的事情。总觉得有点轻率了。</p>
姜三夫人看着夫君:“哪有这么简单,那可是六娘的一辈子。”</p>
姜三老爷:“可也没有多麻烦呀,若是家世,学问,人品都不差的话,这婚事能差到哪去。”</p>
要说,好像也对,姜三夫人:“当真是可行吗。”</p>
姜三老爷不好说的话,常乐替亲爹说:“可不可行,要大伯母说了算,大伯母看上单子上哪家的郎君,在仔细的打探就是了,大伯母若是中意,母亲也算是帮衬上了大伯母的忙,若是大伯母都相看不上,母亲也算是尽力了。”</p>
好吧,听闻夫君同儿子这么一说,姜三夫人感觉自己想多了。这事还是大嫂自己的事情,同自己好像也没什么关系。</p>
事情就这么简单,不用自己把六娘七娘的未来背负在身上。</p>
姜三老爷满意的对着儿子:“你这个心眼不少呀。”</p>
(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