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嬷嬷与吕嬷嬷向宋、王二位嬷嬷安利了半日火炕的好处。</p>
当晚,宋王二位住在别业里,睡着火炕,也深深体会到了这东西有多实用。那真是又暖和又舒服。有专门的小丫头负责给她们烧火、熄火,屋子里也摆了水盆,挂了湿巾,炕上还放了矮几,几上备有茶水。这么一晚过去,两位嬷嬷都没觉得身体有什么不舒服,顶多就是要多喝两杯水罢了,那都是小事。</p>
王嬷嬷就忍不住对宋嬷嬷道:“这个火炕是好东西,咱们王府怎的没有呢?”</p>
宋嬷嬷也有些心动,只是无奈:“乡下地方要砌这么一东西容易,若是在王府里……就怕不好看,叫人嫌弃。再说了,贵人们的屋里都砌了火墙,又有火盆,其实没有这个,冬天也能过。”</p>
王嬷嬷嗔了她一记:“贵人们自然不缺取暖的东西,我说的是我们自个儿!倘若我们下人的屋里能有这么一个大炕,白日里坐在上头做活,晚上一家老小并排在上头睡了,也就不怕生冻疮了,更不怕哪天就得了风寒,没办法再到王妃跟前侍候!再说了,天儿这么冷,我们大人还能抗一抗,孩子们怎么办?!”说着王嬷嬷就红了眼圈,“我的小孙子去岁就冻病了两回,这一年都病殃殃的,我真怕他养不大。”</p>
宋嬷嬷闻言,想想自己家里也有老有小的,便犹豫着说:“要不……我们去跟阿崔、阿吕打听打听,看能不能找到会砌炕的匠人,跟我们回长安城去?我们多付点工钱就是了。毕竟快过年了,也别委屈人家白干一回。”</p>
王嬷嬷顿时转忧为喜:“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去找她们开口,多少工钱我都认了!若真能带个懂行的工匠回去,我想给我妹子家也砌一个。她公公年初生了病,只能躺在床上,这么冷的天,万一有个好歹的,一家子都别想有安生日子过了。东院要添新人,明年可能还会有新嗣王妃进门,正缺人使唤。我妹子正想把两个孩子送上去谋个差使呢,可不能因为家里有了白事就耽误了!”</p>
两人商量了一番,起身后梳洗更衣,崔嬷嬷就带着小丫头把热腾腾的早饭送过来了:“阿宋、阿王,昨儿夜里睡得可好呀?”</p>
“好。”王嬷嬷拉着她往炕上坐,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p>
崔嬷嬷拍手道:“这事儿好办!我们自家别业里就有两个匠人,正想回京里与家人一道过年呢。你们带上他们就是了。只是匠人好办,这砖不好弄。嵯峨山南麓一带有个专门烧砖的大窑口,他们家有好几口大窑,又会烧耐火的青砖,用来砌火炕最好不过了。你们要砌,就事先算好了砖数,报到我这儿来,我替你们定砖去,不过三两天,就能把砖拉到京里,一点儿不会耽误你们的事,如何?”</p>
宋嬷嬷道:“烧砖的窑口哪里没有呢?何必非要从嵯峨山拉回去?这离着有一百多里路呢!”</p>
崔嬷嬷笑道:“倘若你们能在长安城里找到合适的砖,那也不用这么麻烦。可砌炕必须得用耐火的砖,寻常土砖是不成的,勉强砌成了,火多烧几日,砖就容易脆。炕塌了事小,万一把人烧坏了怎么办?那家砖窑烧的砖,是我们小娘子特地找来的方子,交给他们去烧的。附近一带的人家要砌火炕的,都从他们家买砖,比别处坚固可靠又耐烧。”</p>
王嬷嬷当机立断:“那就从这家砖窑买砖吧,只是要买多少,我心里没数儿,阿崔你帮我算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