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目光短浅之辈(2 / 2)

刘诏顾玖 我吃元宝 2886 字 1个月前

“是不是该修一条官道通往西凉?西域战争少说要打一二十年,中间若是出现变数,说不定要打几十年。修一条路,可以缩短京城同西凉王城的距离,信息能够更快的传回京城。”

顾玖点头认可,“我们想到一起了。是时候修一条从西北到西凉的水泥路。”

“钱从哪里来?”

几千上万里的路,翻山越岭,遇河搭桥,甚至要在悬岩峭壁上修路。这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所花费的钱粮,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然而,这条路上人烟稀少,土地贫瘠,所能获得的经济利润其实很有限。

让户部掏钱修路,户部尚书就敢在金銮殿上撞柱身亡。

满朝堂的官员都会指着刘诏的鼻子臭骂昏君。

顾玖咬咬牙,手指在地图上圈下大片土地,“据我所知,这一片可以种植棉花!正好能缓解国内棉花不足的情况,降低棉布价格。”

“种棉花,首先得开荒。开荒需要大量人口,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顾玖面色一冷,“两套方案,一是从民间招募人手,给工钱,给土地。二是用战俘奴隶开荒。”

刘诏直言不讳,“用战俘奴隶是个办法,就是容易滋生各种黑暗面。”

“战俘奴隶,干满十年,可以给他们一个合法身份。”

“确定要给合法身份?不如全都驱赶回家,大不了给一笔钱。”

“驱赶回家,有可能会被再次抓捕,再次成为战俘奴隶的可能。开荒十年,给个身份,圈定范围,可是尝试一番。但是要控制人口数量,要分散居住,不可聚集住在一起,以免生乱。”

“那就试一试吧。”

十年时间,刘诏等得起!

钱的问题还是没解决。

“募集资金!问常年跑西域的商队募集资金,好处就是免过路费二十年。”

“即便这样,修路的费用还是不够,缺口甚大。”

商队给钱,了不起几十万两。

有可能只给几千两,几万两。

这点钱,对于修建几千里的水泥路来说,杯水车薪,还不够买粮食。

“找安西王,让他陶一部分钱。”顾玖想着办法,“安西王府至少要拿出五百万两。”

“裴蒙恐怕不会答应!”刘诏了解裴蒙,那是个铁公鸡。

只见他从别人手里薅羊毛,就没见他大方一回。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

过去钱粮不足,西北军经常闹饥荒。

弄得裴蒙每次面对涉及钱粮的问题,总是紧张兮兮。

顾玖霸气回应,“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修路这事,轮不到他说不。否则,本宫就切断大周通往西凉的商路。”

“这招够狠!裴蒙一定会就范!”刘诏一脸乐呵呵,很乐意看到裴蒙吃瘪。

切断商路,大周损失的那点钱,对于皇后顾玖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但是对于安西王裴蒙来说,损失的钱财是王府收入的主要来源。

商路一旦被截断,安西王府立马得瘫痪!

裴蒙的王位,休想坐稳当。

没了关税收入,安西王拿什么养军队。

没有大周商队源源不断将货物运送到西凉,西北军吃什么喝什么?

解油腻的茶叶,只有大周才有。

对于上半辈子都生活在大周的西北军,没了茶叶,等于是要了他们的命。

偶尔吃上一碗大米饭,也是一种慰藉。

是稳定人心的重要手段。

商路一断,无论是茶叶,大米,家乡的各种小吃,全都断货。

时日一长,军队非得生乱不可。

这就是顾玖的杀手锏。将商路牢牢掌握在手里,等于是掐住了安西王府的命脉。

修路所需资金缺口,只能靠少府和四海。

户部是指望不上的。

户部的人,天生守财奴。

叫他们掏钱修路,等于是要了他们的命,万万不能答应。

夫妻二人确定了大方向,定下具体的方案,接下来就是安排人员去执行。

这事没拿到朝堂上讨论,直接通知兵部和工部配合。

西北路段先动工。

西凉路段,安西王什么时候把钱拿出来,什么时候动工。

朝臣得知此事,一片哗然。

“在荒漠修路,那地方人烟稀少,土地贫瘠,分明是浪费钱粮。”

“有修路的钱,为何不拿出来这建学堂?”

“陛下和皇后娘娘疯了吧!天高地远,一路荒凉又乱,干什么要特意修一条水泥路通往西凉?毫无意义!”

“同西凉的通商,每年规模有限。就为了区区一点关税,特意修路,纯粹就是浪费。”

即便修路不花户部一文钱,朝臣秉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有责任劝解帝后朝正确道路走的责任感,纷纷上本阻止此事。

即便花的是少府的钱,也很令人心疼,好吗?

陛下不可任性啊!

那么多钱,干什么不好,为什么要修路?

辛辛苦苦修路,大周百姓又用不上,浪费啊!

陛下要是嫌钱多,花不出去,不如把钱给微臣。微臣很穷,从不嫌钱多。

微臣同样很穷!

朝臣人人叫穷,分明是在讥讽调侃皇帝刘诏。

刘诏坐在金銮殿上,直接翻了个白眼。

“朕也很穷!”

“陛下喊穷,却有钱修一条没人走的路,实在是荒谬!”

“朕花自己的钱,有何问题?”

“名义上,陛下花的是自己的钱,实际上花的都是民脂民膏。盐铁税收,进了少府口袋。十税一的税收,同样进了少府口袋。少府钱庄的收入,同样进了少府口袋……这些钱,陛下能说是自己的钱吗?”

“进了少府的口袋,就是朕的钱。这是在太祖的时候就定下的规矩,如今你们是想打破这个规矩吗?你们总说要守着祖制,现在朕要求守着祖制,你们怎么又不答应?说对的是你们,说不对的也是你们!敢情对不对,全凭你们一张嘴。”

“陛下此言差矣!若是在国内修一条路,少府出钱,绝对没有人反对。但是陛下现在要修的路,是从西北通往西凉,此去几千上万里路,所费钱粮将是一个天文数字。然而,这一路上土地贫瘠,荒无人烟,这样路修来有何益处?”

“说修路没有益处的人,在朕看来,皆是目光短浅之辈。为什么要修这条路,修这条路有何益处,这个问题不该由朕替你们解答。你们身为臣子,理应自己去寻找答案。若是事事都需要朕出面,朕要你们这群臣子有何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