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想要吸取日本的教训(月票460加更!)(1 / 1)

美梦时代 俊秀才 1158 字 1个月前

按照日本的来推算,敲去年2005年,华国的人民币就在美国的压力下,大幅度的开始了攀升,到达目前为止,已经从年初的1:8的汇率,变成了1:788,比起稳定超过十年的827的中间价,已经升值超过5。而在今年的2006年,各种资金敲的也开始流入了房地产,各地的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土地市场,已经有了大幅升温的架势。把华国的现状,拿去和日本当年一比,还真能发现有许多的相同之处,所以一些国务院政策室的专家们,立刻就有了警觉,开始讨论起了和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关系,用来警示中央的各部门和大员们。专家们预测就是,如果放任华国的热钱流入房地产,那么很有可能过几年后,就会重蹈日本的覆辙,给国民经济带来极大的创伤,从而让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成就化为乌有。萧奇最近恶补了许多的经济知识,华国和国外的各种经济资料、文献都不断的在学习,再也不是最初转世重生回来的什么都不大懂的技术宅男。看到这个警示,萧奇发现其实中央的专家们,并不比以后网上说的那么无能,从他们这么快就能有所行动,证明人家也不是吃白饭的。恐怕最后也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专家们的建议,才没有真正被地方执行。“现在地方财政是非常的困难,许多的建设都没办法进行。所以很多地方。都以卖出土地来获取大量的资金,作为地方财政的重大补充。这样一来。不可避免的就会促使房地产升温,从而造成房价的持续上涨。”见到他看完,牛儒正缓缓的道,“这种趋势短时间内无法避免,如今我们中央担心的就是,这个房地产的持续升温,到底会给民众们带来多大的负担a不会真的像日本一样的崩盘,那样的话。我们就成为了历史的罪人了。”通过大量的吸收经济知识,特别是翻阅国外的资料,萧奇知道为什么地方财政会经常入不敷出的原因,正是在于当年朱老总推行的分税制,一下子将几乎所有的税收都统一收到了中央,从而导致了地方财政什么都要靠中央拨款,对城市建设方面。不得不说,是有一些阻碍的因素。当然了,分税制对于整个国家和人民都是有极大的好处的,因为国家手里有了钱,就可以对一性力不讨好的基础建设、贫困补助、社会福利养老、灾害应急等方面,有极大的行动能力。否则手里没钱,谁也当不好这个家啊。既然国家对城市的许多方面,都照顾不到,所以地方政府这些年来一直在寻求新的财政收入点。找来找去,终于是确定在了房地产方面。去年和今年。大笔的资金的进入,就是一个明显的试探。只要国家不严厉的禁止。房地产的兴旺发达,那是已经不可避免。依照后世的经验来看,确实国家体会到了地方财政的难处,一开始是放开了的。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却没想到,这一放开之后,房地产就成了脱缰的野马,迅速的发展壮大不说,还反过来绑架了地方和中央的财政,使得最后国家不得不用最严厉的手段,接连打压房地产,这才拴住了这匹野马。萧奇联系如今和以后,认为如果在最初的时候,将制度建设得更加完善一点,规定一开始就严格一点,那以后的事情就不会弄得那么麻烦。思绪一闪而过,萧奇问道:“牛大叔,你有那么多的智囊,干嘛要问我这个年轻人?难道不怕我将你的思维带到沟里去吗?”讶然之后,牛儒正摇头笑了起来:“你啊,真是个狡猾的家伙!你是不想惹麻烦吧?‘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这句古话,可不适用于现在哦!有什么想法都跟牛大叔老实说来,如果我因此理解错误,那责任都是我自己的!”“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乃是康熙朝和雍正朝的那位张中堂,为官一生的至理名言,也是靠着这个,几十年他始终官居一品,圣恩不减,最后荣归故里,享福一生。简而言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说什么做什么,都会因此而引发各种后果,与其去做这些你自己都不知道会引发什么后果的事儿,不如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这样就可以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张中堂的这句话语,在官场中非常的受欢迎,事实上许多官员就是这么干的。用时尚一点的点评的话,也就是三个字:不作为。萧奇也是一笑,他根本不是不想说,拐弯抹角的,目的就是让牛儒正给他一个“免死金牌”。作为一个天性中带着善良和勇敢的少年,萧奇当然不愿意看到华国还走到前世的那些错误岔道上去,能将自己的祖国指引得更好的前进,绝对是少年一直所梦想着的。他做平板电脑也是为了让中华民族的产业重新屹立在世界之巅,如今牛儒正问的事情,更加的利国利民,他绝对的愿意去承担这种规诫的责任。“那我就说啰?我年轻不懂事,牛大叔你听着觉得不好,就当于听笑话吧。”萧奇还是装作木讷的样子道。“说吧!”牛儒正才不会被他的样子所骗,一个十八岁的少年,白手起家,半年之内就成了华国首富,虽然只是明面上的,但这样惊才绝艳的才华和能力,岂是一般人能有的?孔子所说的,有些人会“生而知之”的,恐怕说的就是萧奇这样的人吧。虽然牛儒正现在只是国资委的主任,但因为是领导层着重培养的未来接班人,所以直接跨过了中央候补委员,成了全华国仅有一百多人的中央委员。除了国资委的事务外,很多时候国务院的其它事务,特别是经济相关的事务,他都有去参与。一方面是地方政府的恳求,一方面是专家的警诫,牛儒正本来就想听听民间的有识之士的声音。正巧昨儿个听汤泉说萧奇来了首都,牛儒正立刻就想起了这个惊才绝艳的少年,想要看看他怎么想。虽然萧奇不一定会说得对,但所谓“兼听则明”,多吸收一种思路,也有利于牛儒正的判断和作出自己的决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ps:新书月最终月票是467,从400到460月票,需要加更3章,秀才说到做到,不会因为月票没有得奖励、而且几乎都是31号的更新之后投出的,就不认账,因为这都是壮士们的拳拳心意,咱兴高采烈的领了!今天欠的保底更新,争取在三天之内补更完!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