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困难(1 / 2)

苏厨 二子从周 1778 字 2个月前

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困难

如此朝局依旧是三派兼用,不过改良派成了主掌朝政的大旗,保守派退居副相之职。

而第二梯队里边,则是改革派为主,改良派为副。

礼部、户部也是保守派的阵地,而工部、兵部被原改革派占据。

如此一来,朝局还是相当稳固,而重要的台谏,赵煦让自己好控制的两个人,来之邵与李之纯来掌握。

张商英,也终于被召回,当了右正言。

还有一个孔家的后人,孔仲武。

此外林希为中书舍人,黄履为御史中丞。

这是一个相当有力的开局,虽然不是“众正盈朝”,但是绝对效力非凡。

毕竟众正盈朝,嘴炮震天动地,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儿。

这里边压根就没有苏油和章惇什么事儿,章惇是刚被放出去不久,不好立刻召回。

而苏油,已经成了赵煦的终极王牌,留给自己压舱底的后手,藏而不发。

如果宰执们胆敢脱离了他的意志自行其是,赵煦就有应对之策,小皇帝刚亲政,这也是必须的手段。

而台谏,除了一个张商英,其余与苏油毫无交集,也有制衡之意。

对赵煦的这个安排,苏油也很满意,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好权之人,更是从来自觉接受监督,所以赵煦攒的这个班子,他打九十分的高分。

制度已经进入成熟期,在其转入衰弊期之前,朝廷需要的不再是创见,而是执行力。

皇帝不跑歪,蔡京就很乖。

三月,开恩科,制科。

苏家两个考生再次中了进士,不过名次总算让天下士子松了一口气苏适、苏逊,都没有进入前十

两人的试卷苏油看了,倒也不是文学水平不行,而恰恰相反,文字相当可观。

掉出前十的原因,却是因为“保守”,过于强调了高滔滔那一套,而少提了神宗的一套,也就是“主张元祐,轻薄熙丰”,与如今朝廷“绍述”的基调不相符合。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两人是苏辙的儿子,试卷只能这样写。要不是文字实在让阅卷官顾临舒适,只怕黜落都大有可能。

但是无论如何,苏家人到这一代,除了扁罐走了右班,其余全部成了进士

一门十进士

考试完毕之后,苏适任钱塘尉、苏逊任兴德尉。

苏逊在赴任的途中,考察了石钟山,写下了一篇石钟山记,晏小山觉得趣味盎然,登上了时报。

苏油看到时报的时候不禁目瞪口呆,这尼玛,兜兜转转,石钟山记,它自己又转回苏家来了

丙午,策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庚戌,三省同进呈张咸、吴俦、陈旸三人中第五等。

这可就相当的丢脸了,五等就是不中。

一个都不中

赵煦的水平也是在一众大佬里边调训出来的,他不会写,不代表他不会看。

司徒那种字字干货的章奏,平日里看得太多,从来都是提问题,做研究,列数字,摆事实,讲道理,解决方案。

方案一般还不止一个,甲乙丙让皇帝自己选。

再看现在这三人的,不由得瘪嘴“进士策里边,文理有过于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