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磨合期(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1988 字 2个月前

汴京城的老百姓,这瓜可又是吃爽了。

听说了没沙州大发现小苏探花,走到哪儿哪儿就爆文瑞,绝对的文曲星。

以后谁要再说文曲星是别人,我二狗第一个不服

呵呵你才知道这难道不是小苏探花的基本操作吗咱宜秋门街坊就表示情绪稳定,见得多了

坐下坐下,天下文秀属四苏,难道不是基本操作吗所谓川峡四路,文运一石,苏家独得一石两斗

老哥你这数学,不像蜀中出来的

错了吗没错本来老天爷只准备给苏家八斗,剩下两斗给蜀中其他人的。

结果文曲星下凡,又问老天爷强借了四斗。

这下好了,蜀中倒欠了老天爷两斗,花了整整二十年才还清

这事儿川中谁不知道我眉山来的咋会不懂数学

大新闻大新闻喔,老哥儿几个都在呐樊老三上茶老李我跟你说,刚从教坊司出来,这事儿连教坊跟翰林画院都惊动了这尼玛不是活见鬼了吗沙州也

咳咳咳老王你白日逛窑子暴露了

哎呀不是不是这不米价大跌吗,我找人打听朝廷章程去了,你回家不准瞎说啊你那口子跟我那口子老爱凑一块儿去万姓集

事情太大了,赵顼只好将朝臣们召集起来,怎么办苏明润就会给我找麻烦

年前逼得大家加班,现在又搞出这么一摊子,大家说说,该怎么办

朝臣们就一个个在心底里暗翻白眼,陛下你在装逼的套路上,还真是越走越熟练了呢

还能怎么办司马光是最佳人选,但是司马光太老,也太重,不敢丢去那边。

同样的还有道隆大和尚,类似辽国和原西夏的国师,当然也得按住。

好在五代史是欧阳大佬修的,他儿子欧阳发就在西京,加上金石名家刘奉世,加上从辽国载誉归来的大律僧正道崇,还有年纪正年富力强的张天师,敦煌考古大班子就算是完成了。

至于下边的人选,就他们自己去攒局好了。

五月,辛巳朔,行官制。

诏尚书省左、右仆射、丞合治省事。

辛卯,手诏“自颁行官制以来,内外大小诸司,凡有申禀公事,日告留滞。比之旧日中书,稽延数倍,众皆有不办事之忧。可速根研裁议,早令快便,大率止如旧中书发遣可也。”

己丑,三省言“九寺、三监分隶六曹欲申明行下。”

帝曰“不可。一寺、一监,职事或分属诸曹,岂可专有所隶宜曰九寺、三监于六曹随事统属,着为令。”

诏尚书六曹分隶六察。

癸巳,作尚书省。

戊戌,诏两省官举可任御史者各二人。

改制后的各最高行政机构,开始运转。

运转初期的磨合是艰难的,好在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改制弊端已经被苏油给端掉了,那就是人员大量裁减之后导致的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历史上改制后朝廷公文堆积如山无人料理,最终变成了换汤不换药的走回旧路的情况。

现在虽然还有,却也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不是不能克服。

因为苏颂、毕仲衍、蔡京等人的强势介入,各部门各科室对自己的工作职责有了清晰的认识和考核奖惩,部门之间的公文往还制度也得到了明确的落实,工作人员并没有被裁减反而是提高了待遇,因此整个三省六部的工作效率并没有降低。

赵顼那道手诏,有甩锅的嫌疑,因为改制后,最大的瓶颈就是他。

初期磨合中闹的笑话也不少,还有就是改制暴露出来很多以前积累下来的老问题,现在也要重新清理,三省要一边运转,一边还以前的旧账。

苏油其实是改制的首倡者,虽然这工作跟他已经没什么关系了,但是思路是他最早告诉了赵顼的。

也早就跟赵顼打好了预防针,新机床开动,各个工件之间有个磨合期,所以别指望着上来就能干多大的活,也别派大活。

现在需要稳定,不输原来就算赢。

等到磨合好之后,才是压担子提高效率的时候。

因此时机选在五月最合适,等到秋收之后才是政府大忙的时候,到时候就差不多了。